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答案 1:
我觉得有这种可能性。发行商与内容制作商过去是界限分明的。比如传统平面媒体生产内容,渠道发行报纸和-。但是过去20变来传播环境一直在变化,也让这两者的界限在模糊和交错。在WEB1.0时代,内容商在产业链条的价值和地位被依托互联网的新一代发行商几乎彻底剥夺,典型的代表就是在中国所有的传统媒体给新浪打工,内容被这个超级传播机器免费发行,但其现实收益几乎没有,影响力收益其实也相对较低。在WEB2.0时代,内容商进一步受到冲击,首先丧失了自身的“绝对话语权”(人人都有麦克风了),其后互联网的新一代发行商也开始更多转向获取个人媒体的内容——比如博客。而微博等新传播模式崛起后,一大批甚至只是一个人的“微媒体”迅速爆发了影响力,进一步消弱了传统媒体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基础。所以你会发现,至此,传统内容商在“大众”概念下的、建立在内容短缺条件下的价值体系已经不复存在。那么传统媒体不是就没有价值了?其实,事情并不是都那么悲观。如果传统媒体敢于抛弃原有的“大众”定位,敢于锁定“小众”、“专业”、锁定“持续生产高价值内容带来的信任和认同”,那么它不会失去影响力。因为有些内容形态是必然需要他们来生产的,比如定见的分析研究、专业系统的产业判断、细腻悦人的故事呈现……这当然并不是说别人不能偶得精品,而是说这些内容生产商的生产体系可以保证高质量下的稳定输出。于此同时。其在新的传播环境下,这些专业内容机构并不是不可以尝试建立自己的发行能力。比如通过微博、通过移动终端客户端等等,这些会成为其自己的发行渠道(虽然很可能是免费的),这至少会比原有完全“被免费发行”后影响力和广告都没有收益前进了一大步。至于所谓内容商变成发行商是否更有价值,我觉得可以理解为:内容商在获得了一定的自主发行能力后,依靠自己对内容的价值判断、整合、传播的能力,不仅仅完全依靠自己生产内容,而是也具备发现、包装并发行外部内容的能力。这样的好处是内容生产的成本可以下降,甚至质量可以更高(因为不在完全依赖自身生产能力的束缚),而发行的边际成本递增却几乎不存在。比如经济学人、FT等媒体的网站已经体现了这种能力的雏形,上边很多内容他只是在做选择、“投资”、包装和发行,而并不是自己生产的。但这也只是起点,我觉得未来依托移动互联网和新的传播形态带来的“虚拟发行”能力,这些优质内容生产商的价值不会缩水而会得到更多释放。当然,要让内容商在新一波浪潮中反向具备发行能力,甚至成为特定领域和人群中的强势“发行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1,要敢于放弃"大众"概念,乐于为“小众”服务——美国读者文摘就是死于在这一条上犹疑。2,其核心内容能力要足够聚焦、足够有价值——过去传统媒体转型所带来的那些黏贴型“内容门户”毫无价值。3,其技术能力和对新传播模式的理解把握要到位并成为其核心能力之一——未来的媒体公司都是技术公司和互联网企业,不存在所谓的转型,只有打碎再造。我相信只会有很少的传统内容制造者会完成这个重生再造,而且即便如此,你也可以说这是一个在商业价值上只有有限预期的生意。当然,并不是所有事情的价值都只能用“生意的规模”来衡量的,你们说呢?答案 2:
不是。内容生产解决的是看什么的问题: W-at.内容发行解决的是如何让内容以合适的方式,合适的价格到达最需要的人群,并将人群的反馈和互动传递给内容生产者: How做内容生产者还是发行者,我想首先的一个角度是从一个机构/团队/个人的能力/资源/DNA看,你更有希望在那个方面成功。两个方向都有很好的公司和很差的公司。所以首先问“我能做好哪个,我爱做哪个”。然后,抛开能力/资源,就产业角度看。互联网让内容生产者和发行渠道都极大的丰富和加强了。传统媒体产业里看到的内容和发行之间的实力悬殊的情况,被大大转变了。每个人都有免费的渠道发行自己的内容。而且获得相当大的影响力,如果内容很好。从商业模式的角度,当然通常来看内容发行比生产是更加容易规模化和平台化的。所以从投资角度,一般会更受欢迎和追捧。但是资本投资有自己的角度和限制,不决定事情本身的好坏。举个例子,斯蒂芬.金(Step-en King)的小说,发行商挣不到太多钱,所有的议价能力都在作者手里。反过来,发行者当然能够从小到大捧红明星,大赚一笔。本山大叔培养小沈阳,也挺赚。两者都有好有坏,都有很挣钱和很赔钱的,各有各的活法和死法。1) 做内容就好利用好免费的渠道和发行资源,把自己的影响力做大做好,然后借助发行商的资源,进一步扩大挣大钱。2)做发行就要找到现在不牛但是以后会很牛的内容生产者,捧红他留住他,赚大钱。答案 3:
单做内容生产者是死路一条。单纯的内容生产者就是通讯社啊,这年头各家通讯社都在自建网站做发行渠道,外有路透美联、内有中新新华。高质量内容的生产成本十分昂贵,以《南方周末》为例,一年单是采编成本就超两千万,一个版合一万块钱,计入采编人员工资的话,犹有过之。如此高昂的采编成本,一旦媒体失去与其匹配的发行渠道和广告投放,就等于失去了议价能力,也将最终失去了内容生产能力——网媒中,只有几大门户有财力和意愿采购《南方周末》这个量级的媒体的数字版权,这一收入也远不够支付采编成本。至于自建发行渠道,也是难上加难。受限于体制,传统媒体已经错过并将继续错过互联网发展的黄金时期——技术冷感的氛围、低于行业标准的收入和模糊不清的职业道路,都让传统媒体对优秀的互联网从业者缺乏吸引力。并且,传统媒体-相对了解互联网的人,也不断流向待遇优厚、前景光明的新媒体,使得传统媒体衰微的趋势更加无可挽回。“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答案 4:
张鹏和Alex都说得很有道理 这个问题还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比如微博,是内容还是发行,还是内容和发行的整合? 熊彼得的创新理论告诉我们,伟大的创新会改变整个产业链,包括传统产业链的分析框架。把内容、发行和营收切开是传统媒体的生意框架,新媒体会颠覆这一点吗,现在不好说,但是至少是可能的。 轻博客其实也是这个问题,轻博客吸引了高质量内容供应,同时又很好的解决了读者个性阅读问题,按照内容、分发的分析框架,轻博客、微博都是在这两方面取得了革新的例子。 仍然按照熊彼得分析创新的框架,决胜的关键是效率。 今天我们没有在网络媒体上看到“邵氏弃儿”这类的报道,可以想见这类报道很难出现在网络媒体上,另外时尚类的纸媒现在也有活得不错,包括国家地理也是这样。这种品味质量的内容,用传统媒体的生产手段仍然效率最高。因为这样的内容生产需要高质量的组织协同,不是一两个意见领袖或者个体的草根能够解决。这类内容能不能持续,除了内容生产效率这一个决定因素外,还有另一个规模经济的决定因素。当然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正如上面两位分析,互联网媒体在内容发行上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最大,效率跟传统媒体竞争有绝对优势。 那么在内容生产效率上,互联网一定会输给传统媒体吗,从微博的例子看,结论相反。也就是说在某些领域,互联网组织的内容生产效率也一定会超过传统媒体,这种领域传统媒体显然没有存活空间。 内容的属性有很多,但是显然可信度永远都是最重要的一条。另外一个是个性化,对A是好的内容,对B可能就是垃圾。单就这两个属性而言,传统媒体在可信度上略有优势,但是微博加V的机制和社会化网络的兴起会削弱这种优势。而在解决个性化问题上,互联网技术手段拥有绝对优势,他的细分不是按大众小众,而是个人甚至个人的时段、场景。 简单说来互联网技术手段对媒体产品的创新还方兴未艾,而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的产品,基本上已经没有了变化的空间。 简单总结,1)内容供应商和发行商的角色在新媒体的产品里可能是一种,例如微博或者发展中的轻博客;尽管他们实际上没有直接生产内容,但是他们重组了生产内容的过程。 2)内容供应商的价值取决于效率,未见得内容供应就会失去价值; 3)网络媒体在互联网智能提升的驱动下一日千里,传统媒体要是还死报着老观念不放,就只能听天命了。所谓知己知彼,传统媒体对新形势一无所知,结果自然不会好; 4)一句废话,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没有一条是一天修好的,传统媒体的生存时间可能会超过我们想象。答案 5:
简单说的话,就是死路一条。传统媒体一直卖的是纸钱和发行渠道的钱,如果这些媒介没有了,内容一文不值。这问题已经讨论过好多遍了,不用多说。华尔街日报前主编保罗斯蒂尔搞了深度新闻调查公司,搞独立新闻撰写,然后卖给媒体,这公司靠什么活着呢?慈善捐款。当然,很多有钱的美国闲人还是希望新闻能够不受广告或者权钱的影响。。答案 6: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随着草根内容的大量涌现,产业分工也会日益明显。要分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 1.可以做内容,但应该是精英内容,高质量内容。 2.草根内容只要筛选和监督把控,这部分功能是无法取代的。 3.做渠道是最事半功倍的选择,但明显不适合小媒体,更适合大型媒体集团去做。答案 7:
在社会化媒体时代,精英、权威、专业的采编型媒体并没有过时,而是将获得更广泛的传播,更大的影响力。社会大众对经过精心组织和加工过的信息的需求是永远都需要的,而且如果条件便利成本更低,这种需求还会放大,而不是减小。楼主多虑了。内容生产者前途无限。下一篇:Zite 这种将搜索推荐技术运用到 iPad 的应用是否有前途?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BlackSocks 的盈利模式在国内环境下是否行的通?预付费在中国有哪些商家开始运用?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