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答案 1:
做为多年DIYer,这个还是有一点发言权的。个人看法,欢迎来喷。 赞同一楼的说法,AMD就是一跟班的,一直没有特别大的技术优势。从DIY角度来看,AMD的U就是性价比高,一般用用的话,还是不错的。AMD一直是价格优势来占领市场的。无论双核,三核,四核,AMD的性能都是一般,中低端的U都是各有千秋,高端平台绝对是Intel更厉害。哪怕是前两天刚刚发布的推土机U,也是性能一般,真的一般。只能靠性价比来吸引人。 再来说Intel的U,Intel这么多年,在个人PC市场上,一直是领军人物,这个有目共睹。无论是U的制造工艺,还是指令的优化,都是绝对NB,尤其是Intel的Tick-Tock战略,更是强烈的影响着全球的PC市场。中低端平台,Intel和AMD的U各有千秋,但是,在高端平台,基本都是Intel的天下,尤其是到了Core时代,也就是酷睿时代。 在笔记本领域,AMD的U的本子,基本都是中低端的配置,性能一般,价格占优。而且,各大PC厂商推出的很少。Intel的U就是绝对的主流了,从上网本的Atom到低端的Pentium/Celeron,再到中高端的Core/Core 2/Core i3/i5/i7等等。全面覆盖高中低平台。 在X86服务器领域,AMD的U就是小众平台了。无论是成套的Server,还是推出的板子,都是小众。Intel Xeon,绝对的领军平台。中小企业的Server基本都是Xeon平台,用AMD的太稀罕了。IBM也感到了Xeon的压力,小机也表示,鸭梨很大。 Apple自从结束了Power PC之后,就全面转向了Intel平台,无论是本子,一体机还是工作站。和Apple的合作,除了Intel的U之外,也就是NV的板子,独显/集显。AMD唯一能参与的也就是集显/独显了。U,根本别想。 回到重中之重的地方,台式机领域,品牌机和DIY。在中低端平台,基本AMD还是灰常NB的。Lenovo,Acer,DELL,HP等等,都推出了各个价位,各个定位不同的PC,办公/家用,都有。没什么,就是价格优势。很便宜的价格可以买到三核/四核,对于老百姓来说还是很有诱惑力的。Intel来说,相比起AMD,还是贵一点。但是Intel有更强大的品牌号召力,这个也是Intel比AMD占优的地方,除了性能。DIY领域,AMD和Intel定位分明。AMD主战中低端平台,U+板子,集成声卡显卡网卡,加上内存,硬盘,其他附件,19的显示器,入门平台,绝对的NB,价格便宜,性能能满足大众需要。Intel就是绝对的中高端平台的霸主,只要玩DIY,玩游戏,那么,Intel的U绝对没错,性能在那摆着。SNB平台的推出,中高端DIY游戏机,还有AMD什么事么?2600K,风冷,长期@4.5G,妥妥的。当然,A饭那种是例外,追求扯淡的3A平台,除了A饭,没人会买账。 (突然发现歪楼了,这个风气不好。打住,回到楼主的问题) 在CPU综合应用技术上,Intel的东西比AMD多的多。从CPU-的指令集,指令优化,还是配合C-ipset,内存,硬盘的综合技术,Intel都是N0.1,AMD只有干看的份,没那技术和实力。但是,Turbo Boost技术,这个只有高端的i5/i7上才有,低端的i3是木有的。简单说,这东西就是个自动加速的技术,自动提高主频,主频高了,速度就更快,尤其是转码片子的时候。(这个地方肯定有人说为什么不用GPU,GPU如何强大如何如何。这个,转码的时候,纯CPU虽然速度没有GPU快,但是不会出现莫名其妙的出现乱码和颜色失真的情况。转变3的时候,2600K@4.5G,还是慢,慢,慢。)超线程,Hyper T-reading,HT技术,这玩意当年在P4时代很火,单核+HT,那就是双核心了,像双核U。包括现在的i3/i5/i7都支持HT技术,双核U,HT,就是四个线程。四核U,HT,就是8线程。八核U,HT,就是16线程。如果是Xeon U,双路,那么任务管理器里可以看到24线程的壮观场面....... 同样都是四核的U,AMD的一般来说,综合实力比Intel同级别的U要差一点点。哪怕AMD刚推出的推土机U,利用四核打双核,六核打四核,八核打六核的战术,还是不占优,充其量是半斤对八两。在需要绝对CPU计算的地方,CPU指令集和优化程度决定其性能强弱。但是,CPU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其他的应用场合,CPU就要协同其他单位作战了。CPU工作单位是主板,主板的核心是C-ipset。U再好,没有好的C-ipset配合,还是白搭。从当年的Intel自己的i Series芯片组,VIA,SIS,ALI等等的比较就可以看出来,Intel自家的U和芯片组配合,性能没得说,但是价格贵。所以才有了第三方的芯片组。AMD当年也是一样,自家的芯片组甚至没有NV给做的好,干脆直接都让NV做了。所以,简单综合,绝对CPU计算的地方,Intel和AMD各有千秋,Intel的U的性能,越是高端平台越是厉害。但是,在综合应用上来看,Intel的U+芯片组,那更是比AMD好的不是一点半点,大多数测试软件的跑分来看,Intel在大多数项目上占优。 AMD,做CPU里面,做显卡做的最好的;做显卡里面,做CPU做的最好的。 所以说,中低端,AMD占优,中高端,Intel占优,高端平台更是没AMD什么事了。但是,无论如何,还是要感谢AMD,要是不他的存在,Intel这个坑爹货,价格更是贵,而且更是频繁的换接口。AMD就是普通老百姓的-,价格便宜量又足,好用。AMD,加油,AMD,刚刚的!!!答案 2:
AMD 价格便宜的原因是它在高端领域(简单的说,就是2000RMB以上的CPU领域)完全没有能够跟 intel 可竞争的产品。而这会造成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这种心理暗示认为 AMD 的 CPU 就是不如 intel,从而使得群众更加认可 intel。群众认可度低的产品,必须要通过价格打开销量,这是个很重要的因素。 群众对 intel 的盲从又导致了 intel 有足够的价码跟PC产商谈判。例如 intel 可以威胁PC产商说只要你敢用 AMD 的CPU,我就把提供给你的 intel CPU 全线撤出(这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这样会造成很多 PC 产商尤其是弱势群体的中小产商全线 intel ,不敢引入 AMD。因而在品牌预装领域,AMD 也就只能占 20% 左右的市场而已(现在是超过了20%)。 不过必须指出的是,所谓“AMD的CPU比intel输一点点”只是一个指标上的象征意义,它并不影响用户的实际使用,也就是说,在大多数用户的实际普通使用中,intel cpu 除了跑分以外并没有明显的优势(但是你的计算机不是专门用来跑分的,而且跑分程序通常专门为 intel cpu 特定优化)。在同频的 K10 跟酷睿中,应用程序并不会明显的更快与更慢。我在日常使用i5跟AMD四核中,也没有明显的肉眼可见的快慢感觉。 我使用过数十款 CPU,其中 intel 的数量两倍于 AMD 数量,现在正在用的电脑中也有三台 intel 一台 AMD,这主要因为 intel 的 CPU 更高产,AMD 生产一代 CPU 的时间,intel 已经生产了两代。自然升级 intel 会偏多些。——但是论性价比来说,intel 在低端基本没有性价比,因此更适合-购买。如果你可以花最多的钱买最高档的电脑,毫无疑问 intel CPU 可以具有更强的性能,你应当把有限的-买电脑的指标尽量投放到无限的 intel CPU 身上。但如果你并不追求一切-,预算又非常有限,那么在同样的价格下你大抵可以用 AMD 配置出性能强得多的电脑。 技术方面,在目前的阶段,对于x86架构,无论AMD还是intel大致都优化到了接近极限,两者基本上都在每一代产品中不断的互相学习或说偷学对方的技术,楼主提到的 turbo-boost ,在AMD下一代CPU里面一样有,而超线程技术,在AMD的下一代CPU里面一样也会内置,只是因为商标原因AMD不能把自己的技术叫做超线程而已,另外L3缓存与CPU内置内存-这样的技术是先出现在AMD中然后被intel 酷睿i系学习走了,APU这种东西intel跟amd其实也是同步研发出来的,虽然看起来是amd先广告,实际上intel很快就会有类似的产品。将来这个趋势会继续保留,也就是说两者的技术差异除了广告商的噱头以外,并不会有太本质区别,每一代都在互相学习,不会有任何技术导致用户肉眼可以看到的运行速度差别。 如果对比同主频下的单线程应用程序性能,在当今年代谁都很难做到大幅度提高,谁都不可能大幅度甩开差距。因此,性能其实已经并不是选择CPU最主要考量的因素,现在的选择变得更加明朗: 1。看制程,更精细的制程(例如22nm小于35nm)能够支撑更高的主频,更少的发热量,更低的功耗。因而,更先进的制程一般来说意味着在同等条件下制造出更好的CPU,intel大兴土木在各地建设晶圆厂就是如此,因为只要 intel 不断提升制程,即便 CPU 在架构上不变化,也可以持续的领先与甩开对手。 ——看制程,选 intel 几乎永远是对的,intel 的 CPU 更贵,正因为 amd 的同一代制程总是会比 intel 晚一年半载才能上市。但是,市场规律发现,一旦 amd 同一代制程的产品上市,DIY市场的关注热点就会扭转过去,因为在同样的制程下,amd 无疑具有更好的性价比。比较悲催的是,往往这个时候不久,intel 下一代制程的 CPU 已经出来。。。如果你总是有钱买最新一代制程的 CPU,那么你肯定需要买 intel。这并不意味着 intel 的旧制程 CPU 也是香饽饽。 2。看功耗与核心数量的比率,并行处理年代,大家发现只要堆砌足够多的CPU与核心就能达到你想要的计算能力,因此,计算能力的瓶颈被功耗瓶颈所代替,更多的核心并不是没有代价的,它意味着你必须提供更多的电力。AMD在制程方面已经无法同 intel 抗争,剩下的办法只能是优化功耗,APU的出现,承诺的是每单位功耗的运算能力更强。换句话说就是运算能力除以功耗,商数更大。这算是一种很可行的继续维持竞争能力的方式,因为在总运算能力方面很难超过 intel 的前提下走功耗路线是正确路线。——很难说AMD的翻身路线一定能奏效,但在研发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这是个积极的好的发展方向。答案 3:
我觉得 AMD 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来降低成本。它的低价是降低利润来竞争罢了。今天大多数软件还是为 Intel 芯片优化的。而且 Intel 的配套工具更全面。AMD 地位很凄惨。不过美国不会让 x86 市场只剩下一家 vendor 的。答案 4:
这个问题我在一本-(《-计算机》)上看过不错的论证的。大意是说英特尔“Core”处理器的微架构胜于对手,而AMD K8处理器家族则拥有更胜一筹的连接架构。 下面是文章最后的总结文字: 如果说微架构决定了计算机大脑的智商,那么连接架构所决定的就是神经系统的敏锐程度,这两者相辅相成,从不同的角度对系统性能产生着重大影响。在微架构的战争中,英特尔获得了绝对的胜利,Core以卓越的指令并行性和每瓦性能确立了x86处理器的巅峰,x86芯片首度在技术上达到RISC芯片的水准。 但在连接架构的竞争中,局面却决然相反:AMD系统集成内存-HyperTransport直连总线让CPU获得卓越的内存使用效率;Fusion架构让GPU又获得同样出色的内存效率,Torrenza协处理器平台让超级计算机的构建变得更简单易行。而英特尔一直拘泥于传统的连接架构,开发人员没有从全局的高度来对整套平台的连接架构作任何优化设计,虽然它最终也将进行变革,但明显是追随AMD的后尘。倘若英特尔能够在连接架构方面前卫一些,配合一流的微架构和领先的半导体技术和产能,AMD将完全没有机会。 我们只是从技术角度探讨微架构与连接架构的问题,对PC来说,连接架构之于性能的影响还不是那么巨大,微架构的差异为显性因素,所以如你在诸多评测中所见,Core 2 Duo平台在性能方面优势明显。但在四路乃至八路服务器系统中,AMD Opteron则获得更多技术层面上的认可。答案 5:
超线程是奔四时代就有的产物,记得当时Intel也只说它能通过虚拟出两个核心,来提高10%的性能。后来Intel又把这玩意只用于高端CPU作为一个卖点。就像VT也一样,本来很普通的一个东西,非要只在高端CPU上才开启,作为一个卖点。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对超线程趋之若鹜,不就是任务管理器里看起来好看一些吗? 另外,似乎没有人提到关于amd-的问题。这个-位指令集是AMD先搞出来,而当时Intel好像去搞IA-去了,问题是为什么后来Intel要把它抄去,而不自己再开发一个呢?答案 6:
Intel有段时间基本上以主频取胜,AMD以架构取胜,这点在奔腾D时代终于让AMD在技术上实现反超。不过时间不长,Intel推出core架构,AMD又落后了。 民用市场上,移动战略思维上的落后,被ARM打得落花流水,不知道能否王者归来?下一篇:用银联卡怎么在自助缴费机上交话费?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国内有什么产品在支付环节不使用第三方支付,直接填写-就能支付的?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