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不论是个人或部落或族群,原住民得在新的历史波涛中寻求自己的出路,强势文化的价值与生活模式势必取代传统。原住民必须尽己所能在汉学教育中出类拔萃。公、教、警、牧师、医生於是成为原住民新一代梦寐以求出头的新指标,自此鲜有人投入文化传承与发展以迄於今。
三地门部落自日据时期就已是国内外驰名的风景区,游客比一般部落多,在地人很早就跟平地人有频繁的接触,民间几家从事古物交易活动导致传统古物严重流失,包括珍贵的琉璃珠、黑陶壶、青铜刀、木石雕、古器物等等,甚至已影响到传统的礼俗祭仪及婚丧喜庆等传统活动。惟自61年起,政府顺应人权的国际共识,重新发起振兴原住民文化,鼓励民间推动部落文化传承,於此,三地门部落年轻艺术家巫玛斯(Umass)在没有任何奥援之下独自研发传统琉璃珠技法,五年之後於65年首先完成玻璃质琉璃珠之技法,71年完成黑陶壶古技法,74年人造兽牙,83年推出电脑刺绣,85年再次完成晶土及水玉质琉璃珠技法。
因为族人对琉璃珠需求量增加,亦了解到残障者不容易就业,巫玛斯计划组成一个由残障人士创设的珠艺工厂,首先招收村内的廖文敏、冯贤男、陈福祥为工作助理兼学徒,经细心指导,三人很快就学会了玻璃质琉璃珠技法。并於71年成立部落第一家珠艺工艺坊──「雷赐琢磨艺坊 」。自七十年代起,廖文敏与其兄廖英杰合开工作室一段後分成两家;廖文敏夫妇设「拉拉吾珠艺坊」,廖英杰夫妻开设「沙蹈珠艺工作室」。冯贤男、韩秀妹等获古物收藏家陈名修聘请为技师,传授珠艺技法给陈家子弟──Kaleskes,後来Kaleskea嫁给鲁凯年轻陶艺家麦俊明,并在雾台神山社区开创「冒烟屋工作室」,续作玻璃质琉璃珠。陈福祥73年与其兄长合作创设「蜻蜓雅筑珠艺工作室」,在其全家大力规划拓展行销及对外宣传之下,蜻蜓雅筑亦逐渐展现商场之优势。
自琉璃珠重现起,包括黑陶壶、青铜刀、木石雕等传统工艺历经三阶段发展,由纯文化的呈现;承继传统文化,经72年以产业化的形式推广於部落;重构部落新经济体,并於90年再以纯艺术的面貌展现於新世纪;成为新兴民族现代艺术。但工艺产业与部落发展若仅靠个别私人独立经营所能成就有限,於是结合在地相关艺术工作群,99年组合成立「屏东县山地门文化艺术协会」,希望透过有企画的经营,带动部落的文化与产业发展。
综观三地门琉璃珠工艺文化与在地产业之推动,主要是65年琉璃珠与71年黑陶壶之重现,72年部落工作室纷纷成立,85年巫玛斯返乡再进一步推出晶土琉璃珠,86年起政府大力协助部落包括琉璃珠、陶艺、以及其他工艺产业之推展,并於同一时期民间相继组成相关社团,如山地门文化艺术协会、三地门乡工艺家产业合作社,在促进部落发展与全体利益扮演着重要角色。
台湾未来势必走高科技与服务业发展,原住民仅适文化产制并结合观光发展。琉璃珠、黑陶壶、青铜刀、镶珠画将成为三地门部落主力的文化产业。因此,未来发展计画将包括推动全民投入工艺产业及观光业经营、设置世界珠艺博物馆、推动每年举行传统「珠神祭典」活动、建立排湾三宝工艺园区主题休憩中心及参加国际琉璃珠展览交流活动等数项。
希望透过对传统琉璃珠技艺的再现、文化的整理、创意的累积、民众的合作之後,为部落在文化、产业、观光、教学、艺术、生活、公益带来的广泛影响,并展现其无限的经济潜力。
参考资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