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造纸的过程用水量相当大,若水质不良,残留的矿物质(如:石灰、铁等)会影响纸的品质与洁白度。埔里因为水质纯净,而成为台湾手工抄纸大本营。台湾手工纸的历史不长,是在日据末期才从日本引进的,距今只有六十多年的时间。虽然造纸术是中国人发明的,但是清朝统治下的台湾,并没有传入制造文化用纸的技术。直到一九三五年,日本人发现埔里的水质和气候,是发展手工纸的绝佳环境。因此台湾的第一座手工纸厂,就在取水方便的爱兰桥下用竹管搭起。不过,这座纸寮还没开张,就被那年夏季的一场大水淹没。但是,日本人并不放弃,不久在南烘溪的北岸溪埔地再度搭起纸寮,并从内地请来造纸师傅传授日本的造纸术,因此,这座「埔里制纸所」的小纸寮,为日後的「埔里纸」奠下基础。
埔里纸业随着台湾经济的发展而快速成长,到了一九七一年左右,埔里的手工纸开始外销日本、韩国等地,新的纸厂也相继设立,最多时达到五十家左右,是埔里手工纸业的全盛时期。
一九九○年以後,由於社会的变迁,手工纸产业便逐渐没落,曾经兴盛一时的纸厂也相继歇业,使得埔里的制纸厂,从以往的五十几家,萎缩成现在的十一家。业者只好纷纷改采机械化或半机械化的方式经营,而传统手工造纸的方式,则更加没落了。
民国八十三年起,由於埔里文史工作者与各界业者集思提出「观光产业化、产业文化化、文化生活化」,为埔里的传统产业与观光市场开辟出一线新机。历史悠久的纸厂,除了设置纸业文物馆,不定期展出艺术家的作品之外,更规划了完整的造纸过程介绍,从纸的材料,到手抄纸制作,可以让游客亲手体验,或用埔里手工纸做成月历、扇子、袋子、相框、桌巾等,样样散发出乡土的风味的作品,令人惊奇又喜欢!
此外,埔里镇的筊白笋嫩脆鲜美,深受国人的喜爱。由於品种与栽植技术的精进,为农民带来了许多利益。但大面积栽种的筊白笋,经采收後留下了大量的叶柄,成为埔里环保上的一大压力。广兴纸寮黄焕彰先生尝试以筊白笋采撷下的叶壳,进行废物利用,化腐朽为神奇,研发成深具乡土风味的「惜福宣」。不但改善了纸张黄化的问题,成为书画家的最爱,也解决了环保的问题。另外,又发现槟榔叶也可制成纸张纸,称为「逢春宣」。八十五年就曾於广兴纸寮的三合院古厝前,举办「惜福又逢春新纸发表会」,告诉世人,埔里人是如何具有巧思,把废物变成了云笺。
近几年来,游览车不再只是把埔里当作是开往庐山、蕙荪、清境、奥万大或合欢山的中继站,也开进了埔里,走入酒厂、走入天然漆博物馆、走入手工纸寮,并透过对当地产业的认识,更贴近埔里人的独特生活风情!
参考资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