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瓠,俗称葫芦,属瓜科植物,分布於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因其表皮质地细致,成熟後果皮会呈现「木质化」,易於刻绘上墨,加以造型古朴,曲线玲珑,除用做民生所需的「食以瓠、用以瓢、药引以葫芦」之外,历代史籍有关葫芦工艺的记载更是不胜枚举:《诗经》〈豳风.七月〉载有「七月食瓜.八月断壶」,汉墓中还曾出土上漆的葫芦。及後,瓠常得诗人寄情吟咏,宋朝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写道:「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更有墨客挥洒丹青,「顺其质朴之性、畅其雅致之姿」,甚而结合雕刻技巧,发展出独具韵味的「瓠雕」艺术。
「瓠雕」的渊源当可上溯到唐朝,据传现在日本法隆寺中仍藏有唐朝的「八臣瓢」艺品;另据《工艺字典》记载,最早的瓠艺始於明朝,清康熙年间因皇帝喜欢斗蟋蟀,这项消遣流传到民间蔚为风潮,以瓠瓜雕作成、用来装蟋蟀的「嘓嘓筒」、「嘓嘓盒」,带动瓠雕艺术的发展,上至天子下至庶民,都对精美的瓠雕艺品,爱不释手。台湾的瓠艺发展,始於一九八○年代,一个从小听西游记神话故事,向往拥有金角怪、银角怪「收妖葫」的男孩──龚一舫。
匏塑法
葫芦心虚而中空,在立体雕刻之表现上,受到极大之限制,为突破此困境,匏塑必须施以切割组合法,但先决条件必须选择符合题材之葫芦素材,方能不失天然神韵。因此一件好的匏塑作品,其素材可遇而不可求,组合时期粘合之胶水可采用瞬间胶粘合非常方便。
参考资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