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磨油轮的使用时机是在传统制油过程中的「碾碎」步骤:
首先将巨大石块打造成两端直径不同的圆锥柱形的石碾,重约100台斤,并在中心点凿孔插入木棍,与石盘中心木制轴新榫接连结成为一体,此时必须将大直径面放置在石盘外缘,以求旋转时能流畅的滚动。将炒熟带壳的花生、芝麻舖放在石盘上,即石碾半径范围内,以牛作为动力,绕着石盘四周旋转以拉动石碾,将花生、芝麻压成细碎的粉粒状,以便制成豆饼,然後再予以榨油。当牛只拉着石碾旋转时,必须要用眼罩蒙住牛的眼睛,以免牛只因不停绕圈而晕眩;当牛拉屎时,一旁的工人赶紧拿起畚箕承接,以防粪便掉在地上污染原料,同时要注意,必须随时把掉落地上或滚到碾磨范围外的原料扫起碾碎,避免浪费。
传统制油过程简介如下:
第一个步骤是炒熟:首先将油脂原料如芝麻、花生等带壳的种子炒熟,火候要控制得宜,过程中必须不停的搅动翻动,以避免过熟。原料焙炒的火侯控制,关乎榨出来的油是否香淳,则全完掌控在制油师傅经验的判断中,炒得太焦黑,就是「过火」,油的色泽较混浊、焦黑,有烧焦味;炒的不熟,则不香;据说,原料炒熟有点焦黄时,榨出来的油特别香浓,味道最恰当。
第二个步骤是碾碎:就是以磨油轮将原料如芝麻、花生,压、碾碎成细粉状的过程。
第三个步骤是蒸熟:将碾碎的芝麻、花生等原料,放在蒸笼中蒸熟,为了稳定蒸气热度,早期以毛巾或棉布覆盖在蒸笼与灶接触的地方,以防止热气散失。
第四步骤是压模,就是将粉碎蒸熟的油脂原料压成圆饼状,就是俗称踏豆箍(豆圈)。先将稻草展开舖放在铁圈模型中,然後把蒸熟油脂原料置入,踏豆箍的师傅,用手拉住悬垂在屋顶下的绳索以支撑身体,用脚踏踩压制成豆圈,再把露在圈外的稻草往内折,覆盖其上,豆圈制作完成。
最後一个步骤是压榨,将豆圈置入在榨油台上两侧,直立排列叠放,中间留一小缝隙,将三角锥木块前端塞入缝隙中,由两位师傅共同摇荡悬挂在屋梁垂下的石块,把三角锥慢慢槌入,豆圈原料被挤压,油脂就流出来了。油脂被挤压流出愈多,豆饼愈来愈扁平,缝隙愈来愈大,塞入的木块就愈多,油脂流出的量渐缓,直到难以出油为止。榨油後所剩的油粕(即豆饼)可卖给厂方,以抵代工榨油的工资。因此,有些农民就会怀疑原料压榨不过彻底,厂方回收豆饼後,可以再压榨一次,多少可以挤压出一些油脂,积少成多,所以多数榨油都会有二次程序,第一道先由直立式榨油台压榨,出油量较多;第二道在横式螺旋榨油机压榨,出油量较少。
参考资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