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台湾传统的庙宇建筑中,「柱子」是一个支撑屋顶、形成立面、传递分散重量於下方台基的要素,在建筑平面上有分割及构成空间的功能,所以「柱子」经常成为视觉的焦点,因此其雕刻及装饰也自成一套艺术体系,在建筑艺术中有其独特的地位。
庙宇建筑的柱子因位置所在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及作法,如檐柱,是位於檐廊的柱子;中柱,位於寺庙的纵线上支撑屋顶重量,,范围不含山墙之内;山柱,是位在山墙中央的柱子;金柱,是除了中柱、山柱之外的室内柱子,一律称为金柱,且位於中轴线上的左右四根柱子称为「点金柱」,其余的称为「副点金柱」;童柱,是位於梁柱上的矮柱,又称为「瓜柱」,与地面无接触。
一般台湾庙宇对於柱子的安排,大都以空间位置的尊卑而选用不同材质及形式的柱子,材质以石材优於木材,柱子的等级通常以圆柱为尊,八角柱、方形柱次之,因此正殿多为圆柱,前殿或後殿为八角形檐柱,两厢回廊则使用方柱。
除了几何造型的柱子之外,庙柱还有「雕花柱」的型态呈现。雕花柱就是表面雕有纹饰或图案的柱子,包括龙柱、花鸟柱、人物柱、蝙蝠柱及楹梁柱等。通常雕花柱只用在正殿、前殿与後殿的两侧檐柱,较具规模者在三川殿或正殿中门前设一对龙柱,有的甚至二对以上。
雕花柱共有以下几种:
1.龙柱:龙柱又称「蟠龙柱」,指的是未升天的龙,所以盘绕在柱子上。台湾寺庙的龙柱发展久远,在风格上可看出时代特色,一般来说,早期的龙柱直径较小,雕工较朴拙;愈到近代龙柱愈粗大,雕饰亦趋於繁丽。表现方式为一柱一龙或一柱双龙,龙身通常环绕柱身一圈,龙尾在上,龙头在下,取其从天而降之气势,龙头上昂,龙爪握珠;或雕以双龙抢珠之姿态,上下对望,交互缠绕,并由早期的添加八仙、凤凰、麒麟、波浪纹饰到双龙时期的「鲤跃龙门」、人物带骑等忠孝节义等故事题材。
2.花鸟柱:花鸟柱在庙宇中的装饰效果大於其象徵意义,且位置显要,多位於三川殿的後步檐柱或後殿的前廊檐柱,因此格外受到重视。花鸟柱可分为「百鸟朝凤柱」、「龙凤柱」、「百鸟朝梅柱」及「特殊花鸟柱」。「百鸟朝凤柱」的表现方式是以两只凤凰各居石柱上下两端,其间并配有牡丹及数十只的各式小鸟穿梭於花木之间,可见於台北保安宫、艋舺龙山寺及三峡祖师庙;「龙凤柱」是以龙头在下、凤凰居上之构图方式,并在其间穿插人物走兽等雕饰,是日治时代後所流行的一种雕饰风格,如新竹城隍之正殿檐柱;「百鸟朝梅柱」是在柱身盘绕一株粗大的腊梅,树上栖息着千姿百态的各类鸟禽,尤其梅花是为国花,具有不屈不挠的精神,所以「百鸟朝梅」具有「万邦来朝」之隐喻,台湾仅见於三峡祖师庙;「特殊花鸟柱」在左右方形檐柱的内侧,刻以竹子、茶花、桂花、柳树、梅花及菊花为主的花鸟构图,呈现方式是在石柱上作壁堵式的雕饰模式,可见於台北保安宫三川殿後檐的花鸟柱。
3.蝙蝠柱:「蝠」与「福」谐音,因此蝙蝠常被当作雕饰题材作为吉祥图案,具有「招福纳祥」之象徵;台南市安平妙寿宫的蝙蝠柱,是全台仅有的一对。
4.人物柱:人物柱常置於三川殿的後步担柱或後殿的前廊檐柱,最早在石柱中出现的人物雕刻约在清嘉庆年间,是以八仙走兽作为龙柱的添加装饰,日治以後,则以历史中「人物带骑」之雕饰装饰龙柱。而人物柱可分为「单独人物柱」及「花鸟人物柱」两种表现型态,可见於艋舺龙山寺及中坜仁海宫。
5.楹联柱:以文字为题材的庙宇石柱称为「楹联柱」,文字具有记载、诠释、颂恩的功能,字体以楷书为主,亦有作篆书或行草,主要置放在四点金柱、副点柱、副壁柱、回廊檐柱及门楹柱等处。
台湾庙宇中的石雕柱发展,从早期的简扑,到现代的题材丰富、雕工精细,为求醒目以油漆绘出雕刻的的轮廓,致使艺术水准低落,破坏了石雕柱原有的材质及形式之美感,令人惋惜。
参考资料
下一篇:磨边工具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私立辅仁大学应用美术系所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