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祀壶中的「壶体」,基本上只是用以盛装神圣力量「向水」的器物,并非神像,也因此,由阿立祖(或太祖)掌控的灵力—「向」—才是祀壶的核心(注3)。仅是作为容器的壶体,其形式甚至是材质都可依实际需求不同而变化,如:为应付聚落年度祭仪的大场合而使用的「向缸」、和用於小型治疗性仪式的「向碗」,虽然外表不同,但内隐意义却是相同的; 不过大体上还是可分成两类:一类瘦长有瓶的「阿立矸」或「矸仔神」,内装之向水强调与阿立祖等神明的意义连接性;一类所装的向水只是具有保平安和治病作用,可能是大如缸的「向缸」,也可能小如碗的「向碗」(注4)。 祀壶所代表的神明,在实际意涵上,约可分成三种性质:有代表整个社群的太祖、公廨祖、老祖、开基祖等;代表家系祖先的阿立祖、阿立母、壁脚(佛)仔、门後佛仔等;以及代表尪姨法力来源的猪仙祖、向祖、向缸祖等(注5)。
由於祀壶的神明是不现身的(注6), 从壶体的外貌上很难辨识其究竟指涉上述何类意涵的神明,因此,只能由其放置或祭拜的地点来判别:置於家中的是私家系统的阿立矸;而放在公廨里的代表社群系统。壶体原应放置在地上,并在其下方安置一片香蕉叶或石板以为神座;但在汉人民间信仰的影响下,不少信众为提高神格,会将壶体移到神明桌上,甚至因此转换了信仰意义,将之视为汉式神明之一(注7)。
然而,祀壶信仰所代表的意象其实与汉式信仰在逻辑上有截然不同的差异。无论信徒为阿立矸作如何的装扮(裹红布、插花…),阿立矸的造型仍是一只不加盖的、开放的容器;相应之下,作为祭祀场所的公廨,也是以没有设门的开放性建筑样式呈现。有学者谓,这些意象,正如栖息於瓶内水中的向魂从属於太祖一样,反映了中心向外边开放,外围的位阶高於中心的意义(注8)。此与汉式信仰中,以中心为高阶,视外围为边陲的意象大异其趣,也表现出西拉雅传统信仰的特殊性。
注释:
1.其中, 尤以日治末期民俗学者国分直一的主张影响甚大,他提出「追索祀壶习俗分布,可以是考察西拉雅族群分布的重要方法」(国分直一1981[1944]: 248)。
2.潘英海(1998: 166)。潘另有着文说明为何使用「现相」一词来作为对整体样貌的有意义描述(潘英海 1995: 450-451)。另外,祀壶现象并非全体西拉雅族群的普遍现象。如:一向被视为西拉雅亚族的屏东平原马卡道人,即祀壶现象甚少(李国铭2004[2000]: 238)。
3.潘英海(1995: 462)。然而,研究学者也陆续发现不少地方已有将壶体转化为神像,或壶体与神体并存的情形(潘英海 1995: 452)。
4.潘英海(1995: 452)。
5.潘英海(1995: 453)。此外,由於西拉雅祀壶信仰与汉人民间宗教信仰有着密切互动,诸如老君、太上老君等汉式神明称谓,现在有些地区已渐取代前述三类原义的称呼(潘英海1995: 453)。
6.即,没有雕刻成体的神像金身,提供可让信徒想像的元素。
7.潘英海(1995: 455)。
8.李国铭(2004[1998]: 174, 202)。
参考资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