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历史沿革:日治时期新化镇名「大目降里」,西元1920年台南州新化郡成立,以大目降为郡役所所在地,改称「新化街」。西元1934年(-23年)因当时办公室「杉仔厝」不敷使用,遂由当时街长「梁道」先生慷慨捐地,兴建「新化街役场」(即当时行政中心)。新化街役场建於一九三四年,距今正好是六十六年, 光复後改制为「新化镇公所」,为新化老街中正路上的历史性地标建筑。
建筑特色:新化街役场建筑形式为仿欧洲晚期文艺复兴戏院式样,屋身表面建材以洗石子为主搭配窑烧十三沟面砖。新化街役场,为彰化以南仅存的同类型建筑,屋面为四坡顶水泥瓦,下方为单层矩形的量体,-空间一字排开,藉由正面的走廊连接後侧三个主要办公空间,并由圆拱及三折拱构成的墙面作区隔。入口玄关由两圆柱界定门廊,其後为半圆弧的空间设计,在日式建筑中显得独特且优雅。正立面以洗石子为主,搭配窑烧十三沟面砖(与-大学校舍同材质),外墙面上段采水泥砂浆草绿-料粉-後,加以拉毛处理,台度使用白色花岗碎石洗石子,外观多饰以水平线角语汇,类似 「Art Deco」 的特徵。整体而言,形式上在西方古典建筑的架构下,融和现代简洁的线条,展现出折衷样式的特质。
其中尤以入口圆弧形门廊设计,突破一般日据时期公共建筑物的做法,充分展现文艺後期建筑的灵活特质,突显本建筑的艺术特色,提昇了保存的珍贵价值。
参考资料 新化镇志(未刊版)arc-itect.org/2006.07/A1-8.-tm 叶世宗建筑师事务所ezgo.coa/v3/view.p-p?t-eme=spots&id=R_tn8_20040713094021&city=R&class=C08 农业易游网
下一篇:北投投宿费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原台北北警察署(今大同分局)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