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战後,台北县政府将内湖庄役场改为内湖乡公所,会议室则易名为「内湖乡中山堂」,仍作为集会使用。-57年(1968年),内湖改隶台北市,内湖乡中山堂更名为「内湖区公所礼堂」。-72年(1983年),内湖区公所迁移至新建完工的行政中心大楼,该建筑物也更名为「内湖区民活动中心」至今。
「内湖庄役场会议室」是台北市少数仅存的日治时期庄役场市定古蹟,它座落在内湖老市街的核心地区,位置座南朝北,四周巷道呈放射状,为日治时期集权统治下的规划道路。
此建筑平面为长方形,格局方整,建筑物原设计为三向入口,即正立面主要入口、左侧及右侧入口。正立面入口设在大山墙中央,面临内湖老街,为目前唯一的出入口;右侧入口原设有露台,并与役场以廊道连接,露台与廊道之檐口均以水平带状修饰线脚,後因加建消防处而成为窄巷,目前并无使用;左侧入口上方使用托架装饰雨庇,可惜目前无法视之,现也因搭建「里民服务处」而无法使用。
正立面的三角形山墙开一大、两小共三个圆窗,周围布满直条状装饰,其组合造型类似勳章图案,圆窗线脚再搭配入口两侧的拱形长窗,形成拱圈意象;日治时期,山墙中间的大圆窗原为一圆钟,而左右两侧小圆窗,则为玻璃窗。山墙顶端的天际线呈阶梯状,象徵阶级;山墙上方的女儿墙中央有似「世」之图像,也有统治领导之意味。以上这些都是典型1930年代盛行的「装饰艺术(Art Deco)」特色,代表-建筑初期的现代主义风格。
外墙材质有两种:白色马赛克磁砖是後期修复时所增贴,而网纹浅绿色釉面砖则是原有面材。此浅绿色釉面砖不反光,是具有防空作用的「-色」面砖,勾缝作法为纵向密接、横向砂浆抹缝,是当时-、-所流行之材料,非常具有时代性。
入口雨庇呈水平线,以混凝土做成悬挑式。雨庇下方有一对柱脚,柱身以洗石子作分段造型:上部为半圆柱,有仿石构造之缝隙;柱底有装饰主义浓厚的矮墙,呈现流线弧角的独特造型,增加立面的整体美感。立面设有精美的方形排水管架,但因多年没有维修使用,造成表面生锈,并影响立面面饰材料而生青苔。
屋顶原为日治时期「切妻屋根式」,属於四坡顶形式,铺以-黑瓦,现则改成不锈钢浪板。屋顶原於左右侧立面上方设有通风口,後来因担心漏水而将其堵住,目前已无实际功能。屋架仍保留日治时期之三角形钢架,布设以「一」字形为主,基本原则是排列简单、结构安全、经济合理。
其他方面:墙身使用黏土砖,柱子则采用加强砖造,内灌混凝土;窗户台度以下使用洗石子,地坪采用磨石子,台阶则为混凝土。窗台外缘挑出外墙面,并向外倾斜、表面不透水,都是为了使雨水排离墙面的设计。
参考资料 『台北市文化局』,.culture/building/view.p-p?vid=154&page=1《台北古蹟侦探游》,李乾朗审订,远流出版社,104页『内湖区公所』,.nei-u.-ei/c_know/C3/c3_3/c3_3_into.asp,内湖庄役场会议室-调查研究计画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