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学习 > 百科

百科

慈云寺

分类: 百科 常识词典 编辑 : 常识 发布 : 08-25

阅读 :351

市定古蹟「慈云寺」位於台北市万华区汉口街二段119、121、123号,奉祀观音菩萨、释迦牟尼与文殊普贤菩萨,属大乘正宗龙华派斋教,以在家持斋修行为主。

此寺原创立於清道光20年(1840年),由智真大师自浙江舟山群岛普陀山恭迎观音佛祖来台,在艋舺择地建一草庵供奉,初名「慈云佛堂」。依清代《淡水厅志》记载:「慈云寺:即慈云岩,在艋舺街竹巷尾。清同治4年(1865年)林春峰等捐建,前後蔬园为香火资,义塾附之。」文献所谓「艋舺街竹巷尾」即今康定路、雅江街一带,靠近第四号水门,後因竹巷尾火灾频传,寺毁之後乃迁移至今址,并改建为土造屋。

日明治31年(-8年)原欲筹建砖造三厅二护龙一庭院的建筑,但後来因日人实施市区改正,道路拓宽,慈云寺遂於日大正13年(1924年)改建为钢筋水泥红砖造二楼式斋堂,即为今日所见之貌。倡建者为张氏,所筹资建造的这座斋堂式佛寺,在闹市之中别有天地。寺内因主要作为斋友集聚之所,并为住持家居处,所以香火并不盛,而且外观较像民宅而非寺庙。

慈云寺因为是在日治时期都市计画实施之後才建造的,所以配合骑楼宽度在寺前设置砖栱廊,有如拜亭;三个连接的砖栱施工精美,构造合理,一楼立面也为三开间。该寺虽然在战後曾修建左右次间,但主体部分仍为大正年间红砖造之构造,楼板亦为工字钢梁,在当时算是相当进步。

二楼正殿采中国传统的燕尾脊形式,-全为传统的木结构,前方有阳台作为前埕、檐廊、前步口,檐廊采用石柱作支撑,柱头并雕成莲花做装饰。

慈云寺除明间的神龛以外,右侧还设有一些房间供居住之用,其顶楼的女墙以红砖组砌成「寿」字形,为民间所常见。慈云寺因为将骑楼住宅与传统庙堂作一巧妙结合,这在全台的寺院齐堂中,十分罕见,所-89年(2000年)7月11日,已被台北市政府指定为古蹟。

参考资料 『台北市文化局』,cap/building/view.p-p?vid=176&page=1『万达网』,reminiscent.creativity.edu/wao/tzuyun.p-p『台北123』,myweb.-inet.net/-ome4/dipper/c-9/9-1.-tm《台北古蹟侦探游》,李乾朗审订,远流出版社,180页《-的古蹟--北-》,李泰昌等合着,远足文化出版社,101页

下一篇:彰化牛埔遗址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官里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