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者,中央研究院院士,国立-大学名誉教授,首任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1981-1988年)。既是国内学术发展的先驱者,也是文化政策的推动者。外祖父郑少卿为出身中国浙江绍兴的书法家,父母亲为日治时期(-5-1945年)高级知识分子。出生於台南县将军乡的陈奇禄,童年跟随被派遣至中国广东汕头-侨校东瀛书院任教的父母共同生活,在汕头完成小学教育,从赖敬程老师习画。中学移居中国厦门,就读鼓浪屿英华书院,期间结识台籍旅厦画家颜水龙、杨三郎,并与当地美术人士往来密切。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经上海前往-东京神田区东亚学校学习日文,後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其间偶然结识-留欧画家角浩,随习素描。1944年离开-经朝鲜(今韩国)、中国东北三省、北平、南京抵达上海,入圣约翰大学-系就读,1948年毕业,返回-任台北市《公论报》编辑,主持副刊「-风土」编务工作,延请当时留台-画家立石铁臣为「-原住-工艺图谱」专栏绘制插图,两人结为好友。立石铁臣返日後,接手他留下来的插图绘制工作,相较立石铁臣的艺术性插画,陈奇禄所绘图象更具学术性要求。1949年至1977年,陆续担任-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人类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正式踏入人类学专业领域後,即展开长达30余年的-原住民「物质文化」之田野调查与研究工作。1978年从学界跨足政界,历任多项政府要职,如行政院政务委员(1978-1981年),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1981-1988年),中华-公共电视台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1990-1996年),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董事长(1996-1997年)等。研究领域涵盖中华文化、-与东南亚地区的土着文化;出版多本与-研究相关专书,如《-土着文化研究》、《文化与生活》、《-山胞物质文化》、《日月潭邵族调查报告》、《-排湾群诸族木雕标本图录》、《-风土:-原住民诸族的传统工艺:陈奇禄书画集》等。1990年获颁国家文艺奖特别贡献奖与行政院文化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