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科学技术 > 地理

地理

海洋学总论

分类: 地理 常识词典 编辑 : 常识 发布 : 10-17

阅读 :448

研究世界海洋各种自然现象和作用及其变化的学科,包括海洋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海洋里的生物以及海洋的起源,海床的演化及地质结构等等。早期的海洋研究以航行、捕鱼和探险等目的为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後,世界各国认识到海洋在运输、资源、-、环境等方面的重要地位,以及理解到海洋对全球气候变迁与地球生态与环境之永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海洋科学迅速发展,成为非常活跃的自然科学学科之一。

传统上海洋学大致可分为4个互有区别而又互相关联的领域︰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地质学和海洋生物学。物理海洋学研究诸如海水的温度、密度和压力等特性,波浪、水流和潮汐等海水的运动,以及海水与大气的各种相互作用。海洋化学研究海水的化学成分以及对它发生影响的各种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海洋地质学则研究海盆的地质构造、特徵及其演化过程。海洋生物学则涉及对海洋中生物的研究,包括生命循环和海洋生态。

今日海洋学是上述几个分项领域的总称,其每一分项学科都是根据海洋实地观测或以其他方式收集到的资料而建立起来的。海洋学研究需要对海水、海洋生物以至海床-进行采样分析,利用飞行器和轨道卫星对海洋过程进行遥感测量,以及透过深海钻探和震测剖面资料对海底下面之地壳进行勘探。对世界的海洋有了更多的了解之後,科学家们就能够对诸如台风和气候的长期变化等预测更加精确,也能从永续发展之角度开发地球的资源并保护地球之环境。

海洋地质学利用地质、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等方法来研究从-边缘到深海洋盆的各方面地质情况,不仅描述海底形貌、沉积物与-之物理与化学特性,也探讨其形成之机制与过程。1950到1960年代,海洋地质学之研究建立了板块构造学说;1960年代末期展开之海洋钻探研究以来,在全球海底采集来的许多海床标本建立了古海洋学,协助我们了解地球过去气候之变迁;而1977年海洋地质学家在东太平洋之中洋脊上发现了海底热泉生物群落,更开启了研究生命起源之门。

生物所需的元素有其自然循环途径。这些元素以各种形式被生物利用,从无机物质转向生物圈的有机物质,生物体死後被埋藏、分解,再经过地球-漫长过程返回无机物质。由於地球上和大气中元素的供应有限,为使一个庞大生态体系中的生物得以生存,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都必须不断循环。每个循环都可以考虑成有一个储存库和一个交换库。储存库较大且变化缓慢的是无机部分;交换库较小但较活跃的部分则参与生态体系中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之间的交换。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可分为气体循环和沉积循环,气体循环包括氮、氧、碳和水的循环,沉积循环包括铁、钙、磷和地面其他元素的循环。气体循环比沉积循环进行得快,并由於大气贮存库很大,较容易调节生物圈的变化。例如二氧化碳的局部累集,会很快被风吹散或被植物吸收。沉积循环虽因元素而异,但基本上由溶液相和-(或沉积物)相组成。风化使地壳里的矿物以盐类形式释出,一些盐类矿物溶於水,通过一系列生物体,最後埋入深海沉积物中,脱离循环。另一些盐类矿物以浅海沉积物或-形式沉积下来,最终被风化而又重返循环圈。

植物和一些动物从环境中的一些溶液获取所需的营养物,其他动物从所吞食的植物和动物中获得大部分所需的营养物。生物死後,固定於其体内的元素在腐败微生物作用下返回地球,又可为其他生物所利用。人类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营养物循环的唯一威胁,不仅大量攫取那些生命不可缺少的元素,而且在工业上利用着几乎所有其他元素及一些新的人造物质。人类已经干预这些循环,在某些地方使其循环加快,在另一些地方使其停止,导致元素供应不连续和不稳定,在一些地方局部过剩,在另一些地方却严重不足。

由於海洋的体积非常庞大,所以它有几乎无限的容量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然而不幸的是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速率受到与大气层接触的表层海水向下混合之速率限制,亦即新的海水取代旧的海水来吸收二氧化碳的速率很有限。简言之,二氧化碳被吸收的速率取决於表层与其下海水混合的速率。

谈到海水的混合时,我们可把海洋的水分为两部分。其一是表层薄薄的温水;另一部分是下层厚厚的冷水。下层海水密度较高,难以与浅层的海水混合。与大气层接触浅的表层海水能吸收过量的二氧化碳,但是因为它只占全部海水的一小部分(厚度仅约200公尺),所能吸收二氧化碳的容量有限。下层深冷海水所占全部海水的体积超过90%,但因为其与表层海水之间存在着一温跃层,以致二者不易混合。大气层与海水间可供气体大量交换的唯一途径是通过南、北两极附近的海域。这些海域表层的海水也很冷,使得上下海水层的界限不明显,表层与深层海水得以混合。

海洋化学家利用放射性元素碳14可以计算出上、下两层海水的混合时间。碳14与存量丰富得多的姊妹元素碳12在化学性质方面是相同的,碳12是可以在木材、煤炭及生物中找到的普通碳元素。碳14与稳定的碳12不同,它会以一定的速率进行放射性衰变,因此成为一种二氧化碳系统中的计时器。在自然界的大气层中仅有微量的碳14存在,它以约六千年的半衰期衰变成普通的氮原子。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将100个碳14原子由大气层中分离出来,每六千年碳14原子的个数将会消失一半:六千年後剩50个;一万二千年後剩25个;依此类推。

假设地球上大气中的碳14与普通碳的比率是一个定值,1800年工业革命开始後,石化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层中,因其中的碳已有数百万年以上的历史,不再含有放射性碳,因此大气中碳14与普通碳的比率逐渐降低。但在1950年後,大气核子试爆又产生了人为造成的碳14,使这比值又升高。对1800年以前所形成的深海海水,我们可以藉测量水中碳14的衰变,而-放射性二氧化碳混合到深海的速率。由碳14与普通碳的比值降低了多少,可知海水的年龄,也就是它自上一次与大气层接触至今已有多久了。科学家测量的结果显示深海的海水平均每一千年只与大气层接触一次。这麽慢的混合速率表示深海只能以千年为时间单位的速率吸收二氧化碳。

1950及1960年代的核子试爆期间,大量的放射性碳14进入大气层中,再溶入表层海水中,可以让我们研究表层海水的混合速率。过去的二十年间,在大气层及部分浅海中,可以明显测到碳14浓度的增加。表层海水中核爆产生之碳14的测量显示,有些放射性碳已经穿透表层海水,进入隔离浅海及深海的温跃层上层。这些估计,加上其他放射性-所得的证据,显示21世纪所产生之过量二氧化碳,其中仅约35%可被温跃层以上的表层海水所吸收。因此,如果我们对混合速率的估计是正确的,在21世纪中预期由化石燃料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中,约只有二分之一会转移至海中。剩余的累积在大气层中,很可能会威胁到我们的气候。但是这里所估计的海洋混合速率,有一部分是建立在不完美的海洋数学模式上,而所依赖的可靠数据也很零散。因此我们目前对於未来过量的二氧化碳去向的估计,并非具有决定性,还需努力发展更好的模型及收集更多的数据。近来有人认为,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或放出,可以在数十年的时间内,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显着影响。这种说法已使不同科目的科学家们(如:海洋学、大气化学、陆地生态学等)深深了解,大家必须共同努力才能明白二氧化碳问题对未来的冲击。

壹、-的海洋研究

-四周海岸形态各具特色,四周海底地形、地貌相当复杂,提供各式各样海洋生物之栖息。-位於欧亚-棚的东南边缘,西侧为-海峡,平均水深约60公尺,海底平缓,底质除澎湖群岛玄武岩外,其余为沙质。-南部海域属南海,愈往南水愈深,可达3,000多公尺;东侧面临太平洋,海岸陡峻,坡度急遽下降,离海岸40公里外之海床深度可降至4,000公尺以下,其中琉球海沟更超过6,000公尺。东部陡峭岩岸和西部平原地形成强烈对比。

-周遭海域依地形与地质特性可分为东海陆棚区、-海峡陆棚区、高屏棚坡区、恒春海脊与绿岛兰屿区、花东海盆-加瓜海脊区及琉球弧沟区。琉球弧沟区之地质为板块隐没带,该处菲律宾海板块隐没到欧亚板块之下。花东海盆-加瓜海脊区之地质特徵为深海平原及南北走向之海脊,而恒春海脊与绿岛兰屿区则为属於欧亚板块之南中国海地壳向东隐没到菲律宾海板块之下所造成的弧沟系统。

-岛上19条主要河川中有15条向西流入-海峡,只有4条向东流入太平洋。由於风化侵蚀作用严重,河川上游常挟带大量泥沙至河口沉积,加上季风和潮流作用,在西部海岸形成堆积区,有海岸平原、沙洲、泻湖、海埔地和沙丘等特殊形貌,但近年来受水库拦砂及河川砂石开采影响,已有海岸侵蚀之虞。

东部海岸受板块构造作用抬升再经太平洋涌浪冲-,形成陡立-崖岸与侵蚀海岸。除了地形与构造上之差异外,过去100年来台风登陆以-东岸宜兰、花莲、台东为最多,西部海域和东部海域所受环境天候条件明显不同,这也是生物庞杂度高的理由之一。在-东北部海域,黑潮流经海底峡谷地形,形成涌升流现象,提升藻类基础生产力,也让彭佳屿、棉花屿和花瓶屿一带海域成为渔场。-海域多变的生态环境使得-的生物多样化。

-四周环海,海洋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先民渡海到南-的富饶米仓,就必须通过澎湖水道,这里恰是-海峡水流最湍急的地方。海洋学家测得-海峡的-约是浊水溪-的一万倍,其中超过一半的-集中在宽约三十公里的澎湖水道,再加上潮流,使得海流极为强劲,造成汉族先民渡海来台很大的困难。过去认为-海峡的海流有极大的季节性变化,冬、夏的流向相反:夏季由於西南季风向东北吹的缘故,海流向北流;当东北季风开始之後,-沿岸水开始向南流,一直通过-海峡流至南海。事实上由於黑潮支流从-海峡向北流,利用声波都卜勒海流仪在-附近海域所观测到的流场,无论冬、夏,海峡的海流主要都是向北流,而非如以往所想像的向南流。海洋学家利用固定在乌坵附近海底的声波都卜勒海流仪也观测到在东北季风盛行时,有-沿岸水在靠近-海岸处向南流,所以-海峡的流场的确有很大的季节性变化。一般而言,-海峡的海流靠近-这边经年向北流,但在靠近-的沿岸流,冬天受东北季风影响,即会转向南流。

东海加上黄海之陆棚总面积达一百万平方公里,其东侧有黑潮流过,产生涌升流与黑潮入侵陆棚等现象;其西侧有长江及黄河注入,带来大量淡水及陆源物质,包括营养盐和沉积物。东海的重要性至少有两方面:一、东海有重要的渔业资源,如乌鱼;二、东海可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污水放流场。中国长江沿岸和东南沿海是全世界工业发展最快速的地区,再加上-西部的工业发展,所有的废水都排到东海。2009年三峡大坝完成後长江输沙量锐减,对东海海洋生态的冲击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

长江的输出对东海有极大的影响,夏季长江排出的水主要向东及东北扩散。偶尔风向吹向西南时,也会向南扩散,但范围有限。在长江冲淡水的范围内,叶绿素的浓度相当高,一方面是长江带来的营养盐,强化了藻类的生长,另一方面是黑潮所提供的营养盐,从东海陆棚的下层水随沿岸涌升流,混入表层海水中,造成十分旺盛的浮游植物生长,而这丰饶的海域正是乌鱼成长之所在。每年冬季乌鱼会随着-沿岸流向南迁徙,到-峡南部产软卵。乌鱼群集中在水温21-22℃的冷暖水相交的界面上,这些水中一方面有从冷水来的营养盐,另一方面又有暖水带来的良好生长条件,所以浮游藻类较丰富,也成为乌鱼觅食之所在。

长江除了营养盐,每年也会排出一千万公吨的有机碳,还有二千万公吨的无机碳。过去科学家认为,这些碳很可能在长江口附近释放到大气中,必然会导致东海陆棚成为提供二氧化碳的来源之一。然而中山大学陈镇东、洪佳章等教授的研究却发现,长江口外低盐度的海域二氧化碳浓度未达饱和。长江口外在夏天非常旺盛的浮游藻类光合作用会使用大量二氧化碳,使得东海反成为一个吸收二氧化碳的海域。这些藻类所合成的有机物质,可能在冬季顺着-沿岸流向南输送,及至-海峡北部受地形阻挡而向外海偏转,最後可能输送到冲绳海槽。这种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称作-棚帮浦,可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输送到海洋中。

南海是东方的「地中海」。事实上,全球共有三大「地中海」,其中最大的是北极海,而次大的就是南海,比欧非-之间的地中海还要大。北极海经年被冰所覆盖,所以南海是全球最大的-式「地中海」。南海周边的南岛-,极可能利用南海逐岛迁移,其文化虽未达到地中海文化的层次,但也有其重要性。-的原住民文化即为其中之一支。

南海的海流随着季风的交替而变化;冬天吹东北季风,南海呈现一个逆时针方向的环流。南海在夏季时,在越南外的沿岸流会向东北偏折,造成越南中部沿海产生涌升流,海洋大学郭南荣教授从卫星资料发现七、八月有冷水出现在越南沿海,而卫星水色资料也显示有叶绿素富集的现象。冬季时,南海的逆时针环流流到吕宋岛外海发生堆积现象,中层水向上下扩张,使得富含营养盐的水涌升到吕宋岛的西侧外海,造成浮游植物大幅成长。

在中国历史上,郑和下西洋就是趁着东北季风期间,顺着从中国东南沿海向西南流去的海流,航向南洋地区。当春末夏初,西南季风开始盛行,南海的环流又随之转向,由南顺着越南外海向北形成一个顺时针方向海流,有利於南洋地区向北的航行。而在更久远的史前时代,南岛-之间的沟通,很可能也是利用了这种交替出现的往复海流。

-附近最重要的海流就是黑潮,就从-东岸外海流过,也是北太平洋最强劲的海流。黑潮的水远从北赤道洋流而来,每年替-赚进大笔外汇的鳗鱼苗就是随着黑潮来到-的海域。黑潮不只带来鳗苗,也是将热量从赤道输往寒带的重要输送带,对於气候有其特殊的重要性。黑潮不分冬夏在-东部外海都很强劲;在-以南的吕宋海峡,黑潮有一分支流入南海。黑潮主流着沿-东岸北上,到了-东北外海有一小分支流向陆棚。不过,冬季与夏季有一明显的区别:夏季时黑潮主流在-东北外海顺着陆棚边缘向东北偏折,而冬季时在黑潮主流冲上了陆棚才向东北转弯。

在1990-1994年间,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所主导的「世界气候研究计画」号召了一个大规模的科学实验:「世界海洋环流实验」(WOCE)。目的是希望藉着国际合作,同步进行一次全球的海洋水文及流场的测量,利用直接观测数据及反推方法将全球的洋流推算出来。由於黑潮是世界上最强劲的洋流之一,值此国际盛会,-当然不能缺席。由台大和迈阿密大学合作,在-东北部外海的PCM-1测线施放流速仪测量黑潮的流速。测量的结果显示-有很大的变化,大约从10Sv(百万立方公尺/秒)到30Sv,平均-约为22Sv。变化的周期并不是随季节而变,这结果与前人的看法大为不同:过去有些人认为黑潮-相当固定,而另一些人则认为黑潮是冬天弱、夏天强。黑潮-大约每四、五个月有一次上下振荡。黑潮-随西太平洋涡旋的消长而变化,可能是流况因涡旋的通过,而产生流向相加成或相抵消,而造成大幅度的-改变。

国内的学者从1989年起,执行了一个大型海洋研究计画:黑潮边缘交换过程研究(简称KEEP),探讨黑潮与东海-棚的变换作用。黑潮在-东北外海大致是沿着-棚的外缘向东北偏折,早年知道有一个冷涡的存在,并且推测是由於黑潮通过-後,因地形及反时针之漩涡所造成的涌升流。至於,这个冷涡如何与黑潮的流场相配合,以及涌升流对海洋化学及生物有何影响等问题,则没有详细的讨论。在1980年代末期,水文调查研究黑潮通过宜兰外海到达东海陆棚所产生的变化:当黑潮接触到东海陆棚时,由於地形的拦阻,使黑潮主流转向,但其表层则冲上陆棚,至於冷涡的形成则未被考虑。当KEEP计画在-东北海域施放流速仪时,其结果令研究人员大吃一惊。本来以为受黑潮之影响,海流应当向北或东北,结果却是向南或西南。这个沿着陆棚边缘与黑潮流向相反的海流被庄文思等命名为黑潮反流,这个反流可能就是造成-北部外海冷涡的主要机制。

1984年的8月,海研一号第397航次,在-东北海域利用ADCP,首次成功地将冷涡的流场测量出来。发现黑潮撞上东海陆棚时,会分成三支:主流转向东北,表层水有一些会直冲上陆棚。然而,有一些较深的水会向左转,形成反流,但反流又会继续左旋,造成一个反时钟漩涡,最後又并回了黑潮。这涡旋我们常昵称为唐氏涡。在这涡旋的中心,就是涌升的冷水;这涡旋也可将沿着-北海岸的海流送往外海,成为陆棚物质输出的管道。这一个突破性的观测,整合了所有过去在这个海域的流场及水文观测,同时也说明了陆棚水如何外送。

这个黑潮涌升作用,在-东北外海造成一个营养盐的富集区域,引发浮游藻类的繁盛生长,进而在彭佳屿一带形成丰富的鲭鱼参渔场。在海洋地质方面的研究也发现许多有趣现象:在-北部外海的冷涡区域,海底几乎找不到浮游植物的碎屑,反倒是有许多浮游动物的壳体;有机物都在陆棚以外冲绳海槽的陆坡上富集,而陆坡之上的水体有极高的下沉颗粒通量,悬浮的颗粒性有机物质也特别多。由观测得知,在这冷涡的路径中,由深入浅的部分看不到丰富的颗粒物质,而由浅入深的部分则往往可以观测到颗粒物质富集的现象,或捕捉到较高的颗粒通量。因此,黑潮边缘的这个漩涡成为深海与浅海物质交换的「旋转门」,而陆棚边缘的海底峡谷便是交换的通道。

这个交换区在冲绳海槽的南端,海槽的尾端指向宜兰湾,在端点的就是龟山岛。在龟山岛的东侧有许多海底温泉喷发。这一带的海洋沉积物累积的速率非常快。-大学魏国彦教授分析2001年国际海洋钻探计画(ODP)所用之果敢号(JOIDES Resolution)深海钻探船在冲绳海槽南端的1202站进行深海钻探所采即到之岩心标本,发现近十万年来这个地区之沉积速率高达每年3公厘。在这快速沉积的岩心标本中,包含了宝贵的古海洋纪录,可能记载了-附近十万年来详细的气候变化。这些大量沉积物的来源依台大郑伟力教授及中研院扈治安教授的推断,可能主要来自兰阳溪,而东海陆棚应当也有相当的贡献。

贰、海洋学的未来

-地小人稠,陆上资源有限,随着国家整体经济建设的发展与需求,向海洋寻求发展与有效开发海域资源及海洋空间之利用,实有其必要性。-地区纬度居於副热带地区,气候主受东亚季风影响。地理位置属陆、海交接之要冲,四面八方皆与海相依。东部有北太平洋最大洋流-黑潮终年向北奔流、入侵-北方的东海陆棚;南方的巴士海峡是南中国海与太平洋海水交换的最主要通道;西方的-海峡水深很浅而海底地形变化大,影响潮汐、潮流运动甚钜。整体来说,-周遭区域海气象环境相当复杂。此特殊地理位置成为海洋研究绝佳之自然实验室,海洋学者可以此独特的地理位置,推展具特色的研究,期以小搏大,吸引国际海洋研究社群的注目,并进而与国际海洋研究接轨,分享研究成果,提升我国海洋研究及探测能力。除研究外,因我国社会、经济、-、民生与周遭海域变化息息相关,人民与政府对於周边海洋环境的资讯及科技可谓求之若渴,随着此研究的进展,大量、准确、先进的海洋资讯,将可满足人民与政府对海洋资讯的需求。

欲有效推展具我国独特地理位置的海洋研究,应与其他地球科学研究相结合,配合现地科学门推动的大型仪器共用平台之建置工作,认知此平台不只是大型仪器本身的共用,亦包括仪器量测资料、使用经验等的共享,并期建立海洋各次领域甚或地球科学各学门间的相互合作的模式。最终期能提升、整合我国地球科学研究成果,并对国家整体利益及人民的食、衣、住、行、育、乐各种面向,皆有所贡献。

黑潮是太平洋环流系统之西方边界流,它是一个将热量、能量和物质从赤道区往高纬度传递的主要输运系统。黑潮所经之处对周遭之洋流、海洋环境和生态、海气交互作用、甚至气候均有莫大的影响。其时空变化对全球变迁具有重大意义,对研究成果不但有助於我国地科整合研究及增进对我国海域了解,亦极可能受国际重视进而提昇我国海洋研究成果。可着墨的研究主题,如流经-东岸黑潮之时空变化及其相对应之动力因子、西太平洋涡漩与黑潮及台风的交互作用、黑潮入侵对南海及东海之海洋环境的影响等。

-海峡与-历史发展密切相连,-西岸为我国人口主要的生活区间,海上运输及渔船作业频繁,高科技及重工业的重镇亦大多分布於沿岸,鱼获、休闲、污染交杂相处,海上灾难亦时有发生,如何营运、利用、保护-海峡,是我国不可逃避的宿命与问题,而欲永续利用此海峡,则必须对其有良好的了解,甚或预报能力。从纯科学观点上,-海峡是连接南海和东海能量交换和物质传输的主要通道,近年的研究指-湾海峡对东海的水和物质的输出对东海水和物质的平衡是很重要的,其影响可远达对马海峡。

-每年遭遇到台风之侵袭加上频繁之地震,使得岛上的高山型小河具有极高之输沙通量,每年从陆上经河川带到海洋中之沈积物量尤其惊人,也越来越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重视。近年来以高屏溪、高屏陆棚、高屏海底峡谷为主轴的陆源物质从源到汇的整合型研究成果,除受国际学界肯定外,美国学者亦盼望与-学者加强以-为主的从源到汇之研究。此外,长江是世界第四大河川,其冲淡海水盐度的讯号在夏季甚至可远达韩国的济州岛。虽然黄河的-和输沙量近年有减少的趋势,但是河水含沙量仍然维持在每立方公尺25公斤左右。由於黄河和长江的高泥沙输出通量,使得东海和黄海成为世界上少数高浊度边缘海。再者,滨临南海的珠江具有世界独有之网状分岔型的河口。在亚洲东缘,长江、珠江、和湄公河三角洲流域农-业发达,人口稠密,使得河水亦送出大量的污染物质进入边缘海中。中国建造完成之三峡大坝和南水北调工程,对长江本身-与输出物质通量之影响,以及对东海环境甚至对黑潮之交互作用产生何种影响,均是国际瞩目的科学议题。

南海有如我国的後院,我国也拥有东沙岛与南沙中之太平岛此一北一南二大岛的-,在掌控南海之战略地位上有一定之优势。由於南海确有诸多独特的自然现象值得研究及可能拥有的自然资源待探勘甚或开发,为维持区域和平、增进经贸合作及环境保护永续利用,我国与环南海周边国家应以研究南海为主题,增进相互了解及互动。基於地理位置及-因素,欧、美、日等海洋先进国家之研究船要进入南海进行大规模的研究有一定程度的困难,中国近年则已积极投入南海研究。反观我国,推动南海研究(如南海季风实验、南海时间序列研究、内孤立波研究等)已超过10年,在国际上俨然居於领先地位,若能推动与南海周边国家之海洋科学研究,不但对现进行的各项研究成果有加成效应,且可确保我国於此区间的科研领先地位,亦可藉此成果增进我国与东协诸国之间的关系,助益於我国的经济、-及-。

海洋研究船是发展-海洋全民教育、培育海洋高等教育人才、执行政府海洋政策、提供学界进行海洋基础科学与尖端研究等必要之共同平台,更是-迈向海洋国家不可或缺的工具,也唯有透过海洋研究船探测触角的延伸,才能达到扞卫国家-的目标。国内现有三条海洋研究船,分别是800 吨的海研一号以及295 吨的海研二、三号。但是现有之海洋研究船的船期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实习与海洋科学研究之需求,更遑论支援政府相关部门的施政作业。而且目前唯一具有航向大洋功能的研究船,海研一号,更已超过退休年限,目前我国虽已开始建造一艘2700吨级的新研究船,预计於2013年初可以加入海洋调查之行列,但就现有产、官、学、研各界的需求观之,若海研一号届时退休,我国海洋调查之能量仍明显不足,加上海研二、三号服勤亦已超过16年,研究船的建造从规划至预算编列到建造完成下水服勤,保守估计至少需要10年的光阴。有监於此,我国在未来10年内需要持续增建4艘研究船,组成国家海洋研究船队,才能让-的海洋科学教育与研究得以持续深根茁壮发展,国家的海洋政策及-的维护也才能真正具体落实执行。

参考资料

    -大学海洋研究所。1998。《-大学海洋研究所成所三十周年之回顾》。台北:-大学海洋研究所。刘康克、刘家瑄、方力行等。2002。《二十一世纪海洋-》。台北:科学月刊-社。戴昌凤。2003。《-的海洋》。台北:远足文化事业有限公司。Pinet, P. R. 2003. Invitation to Oceanograp-y, 3rd Ed. Boston:Jones and Bartlett Publis-ers, Inc.Segar, D. A. Introduction to Ocean Scineces, 2nd Ed. New York:W. W. Norton & Company.

下一篇:丰原市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金融市场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