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宜兰地区旧称蛤仔难,由平埔族族名Kavalan音译而来。1810年(嘉庆15年),清廷将蛤仔难纳入版图,改名设噶玛兰厅,隶属台北府。1875年(光绪元年),噶玛兰厅由厅改制为县,取兰字,冠上宜字,称为宜兰,意为适宜居住的地方,为宜兰最早设县之开端。-5年(明治28年)日人领台,实施地方官制,改3府为3县,宜兰县改为宜兰支厅,隶属台北县。-7年宜兰支厅升格为宜兰厅,1920年(大正9年)实施州厅制度,宜兰厅被并入台北州,划分为宜兰、罗东、苏澳3郡;1945年(-34年)国民政府行政长官公署公布「-省县政府组织规程」,将5州3厅改为8县,宜兰地区划为台北县宜兰区、罗东区、苏澳区及宜兰市。1950年(-39年)根据「-省各县市行政区域调整方案」,行政区域重新调整,宜兰区、罗东区、苏澳区及宜兰市独立为宜兰县。
宜兰县的北、西和南三面均为山地,东面向海,地形封闭,海拔高度50公尺以下平原约占23.4%,100-1,000公尺丘陵约占47%,1,000公尺以上高山约占29.6%。大抵而言,兰阳平原自北、西、南三面向东到海的空间变化顺序是:山地河谷地与冲积扇带、冲积平原与三角洲、沙丘和海岸。地理环境的多样性,也孕育了相当丰富生物资源。不同海拔形成的针叶林、阔叶林、次生林相及密布的河川、沟渠提供野生动物多样化的栖息环境;尤其是鸟类资源,居全台之冠,在-出现的鸟种约461种,本县即有354种,超过3/4。
位於-东北部,属副热带气候华南型,全区受季风风向及地形影响,终年有雨,雨日超过200天,梅雨之前的4月及无台风的7月,是全年中短暂的乾季,山区年雨量高达5,500毫米,平原地区多在2,500-3,000毫米之间,年中雨量最多的月份是9-12月。年雨量之高,与多风的新竹素有「竹风兰雨」之名。
充沛的雨水,丰富的涌泉,使得沟渠遍布,灌溉发达,聚落呈现明显的散村景观,形塑成沃美富庶的水乡泽国景观。宜兰人民也充分利用充裕的水,发展各式各样的产业活动,包括养鸭事业、渔产养殖、矿泉水公司,并以亲水为主题,发展观光产业,尤以童玩节的亲水公园及绿色博览会的武荖坑风景游乐区最为着名。
对外交通以陆路为主,除北回铁路宜兰线外,另有联络南北的省道台二号( 滨海公路)、台九号(北宜公路),及横贯东西的台七号和台七号丙线公路,2006年6月国道五号(北宜高速公路)通车,更直接缩短台北、宜兰之间的行车时间,让宜兰更贴近大台北生活圈,一时吸引大台北地区的民众到此购屋置产,曾经造就宜兰地区土地房价的水涨船高,但却也因时间距离的缩短使得观光饭店、民宿的住房率日减,而影响观光立县的宜兰产业,甚且随着产业的无法进展,外移人口却随着北宜高的通车而增加。
中文关键字:兰阳平原 , 噶玛兰 , 冬山河
英文关键字Lanyang Plain , Kavalan , Dongs-an River
参考资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