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科学技术 > 地理

地理

艋舺

分类: 地理 常识词典 编辑 : 常识 发布 : 10-23

阅读 :380

前言

来台的族群有先、有後,有多、有少,一般来说,泉州人较早,而且较多。所以在-开发较早而又繁荣的古都、古城,都有泉州人捷足先登的踪迹可寻。在他们的信仰、习俗、语言中,虽然绝大部分和其他族群融合同化,但依然留下些许的特色。

历史学家曹永和在一篇「早期-的开发与经营」文章中提到:「-的开发经营乃-沿海的开发经营之延伸,虽然地理位置毗邻,但是也有它特殊的历史背景。」泉州人-来台主要有南、北、中三路,南是以澎湖、府城,中以鹿港、梧栖,北是以沪尾、艋舺为主。

艋舺地区的开垦以三邑人为主

台北盆地的开发,较南-晚了很多年,正式的纪录一直到清康熙四十八年(西元1709 年)才出现,陈赖章率领福建乡民移居至此,本区有平埔族「纱帽厨社」沿着河流散居,主要的交通工具是名为Manka-的独木舟,便以艋舺(Manka- / Moungar)称之,为平埔凯达格兰族「小船」和独木舟聚集的地方的音译。当时他们除了射鱼维生外,并以独木舟载运所产的蕃薯、苦茗顺淡水河而上,和-进行物物交易,淡水河滨群舟蝟集,如此景象成为「艋舺」地名的由来。

由於新庄的发展,使艋舺成为潜力雄厚的新生地,加上-增加与垦务进展,艋舺便後来居上。这是因大嵙崁溪的河床日渐淤塞,使新庄沿岸船只停泊不便,转向出入艋舺渡头。

艋舺地处大汉溪、新店溪交汇口,水运条件原本优越。嘉庆以後,南-天灾频仍,经济重心北移,艋舺人口激增,当地商人组成「郊行」,与-沿海各地往来贸易,顿时帆樯林立。

1760年,淡水堡坊中,辖有古亭、艋舺渡街内之十四庄这里始见「艋舺庄」之名。到1792年,八里坌开港,泉州、厦门来此贸易,溯河而行来到艋舺,让小小的渡口成为大商港。到1808年,新庄县丞移迁艋舺,改称艋舺县丞,到了道光初年,郊商发达,始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称,1875年创立台北府时,曾建议将府治设立在艋舺,繁荣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首先到艋舺地区开垦的是泉州府的晋江、惠安和南安人,我们称为「三邑人」。他们建立了香火鼎盛的龙山寺,带动了商街兴起,因而有了「台北三郊」的组织。

万华龙山寺是为了供奉从福建晋江安海龙山寺分灵而来的观音所兴建的寺庙,建於清乾隆三年(西元1738 年)。二百多年来,它历经战乱、地震及火灾,曾多次维修,目前是二级古蹟,也是寺庙艺术殿堂之一。

顶郊下郊为争取商机而火拚

龙山寺所祀奉的主神是观音,而配神则有关公、妈祖、文昌君、注生娘娘等。在历年所捐奉的匾额上,很容易就会发现到泉郊和北郊等字样,甚至还有一幅对联写道︰「泉地多文海、地亦占珠气,郊原如绣物、华已偏瀛洲」,从对联的文义不难发现,当初在北-的泉州人,在商贸上可谓气势傲视内地。

嘉庆、道光、咸丰年间郊行的黄金时代是缔造艋舺鼎盛商业的主力。郊行类似今天的商业公会,在当时交通以水运为主的时代,艋舺位处大汉溪和新店溪交会的淡水河滨,地理位置优越,因此起卸货物的码头成为郊商的命脉,各家势力竞相角逐,因为争夺地盘的利益,而有激烈的械斗。

清咸丰初年,三邑人的顶郊和同安人的下郊,为了争取商机而火拚,历史上称为「顶下郊拚」。同安人因为打不过,就带着神明向北逃,来到了大稻埕落脚。尔後,随着淡水河逐渐淤浅,商业贸易从艋舺转移到了大稻埕(今天迪化街口)。

艋舺的同安人被三邑人打败後为什麽会向北逃呢?有一种说法是︰他们原本希望在同样是同安人聚落的大龙峒地区能够得到庇护,但并未获得善意的接纳;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则是︰同安人护驾着霞海城隍爷向北逃,到了大稻埕时,城隍爷突然不走了,经过筊杯,同安人相信城隍爷要留在此地,於是便在大稻埕落户建庙。

由於是逃难而来,当时大稻埕的城隍庙盖得十分局促寒伧,而供奉在城隍爷旁边的义勇公神位,就是当时护驾城隍爷的三十八名殉难少年。

1920年,-人改制行政区域,将台北厅原本直辖的艋舺、大稻埕、大龙峒三区,改设台北市,隶属台北州。并因艋舺语音艰涩,依闽南语读音(白话字:Báng-ka-)改为日语音近字「万华」(Manka),但现今闽南口语仍袭旧称。

告别群舟云集,艋舺风情已老

艋舺在过去曾有三大码头,指的是现今二号水门外的王公宫口,还有一号水门外的大溪口,三号水门附近的沪尾渡口。原本在艋舺西畔淡水河会流的新店溪和大嵙崁溪,因为洪水冲-,港势变迁,合流点因而转到大稻埕接合新店溪。同时日据初期货物转运,改在火车运到火车站(今郑州路省立台北医院),艋舺以往的重要运输位置也日渐式微。随着河岸逐渐淤积,商业贸易被後来兴起的大稻埕取代,艋舺日渐沉寂。

形成新的商贸中心

所谓「大稻埕」,「大」是形容词,「稻埕」是晒稻米的空地,可见初期此地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等到艋舺一带淤积之後,大稻埕的居民便趁机抢客户,形成了新的商贸中心,万商云集、洋行林立。

日治时期,大稻埕的布行是极为发达的产业,海外及-的素布、从三峡和大溪加工的染布,都在这儿交易,一直到现在,台北市的贵德街和塔城街还有许多布行。

大稻埕有三条街非常出名,一是港町,就是现在的贵德街,在清朝时叫千秋街和建昌街,上百家的茶行使整条街长年飘着茶香;二是永乐町,就是现在的迪化街;三是太平町,就是现在的延平北路。

艋舺的老街

艋舺的发展由淡水河畔开始,往内地呈「廿」字形,贵阳街是全台北市最老的街,也是艋舺兴盛的起点。早期-从河口上岸开垦,常到此地与平埔族人交易蕃薯,旧称「蕃薯市街」;日治时,改名发音相近的「欢慈市街」,并被划入「游廓」(即风化区)内,因此街上有不少的妓院,住户也以日人居多。至今仍遗留着洋楼建筑和传统杂货小贩、糕饼店、香铺等,百年老店「新协和药行」、艋舺教堂、青山宫均位於贵阳街上。

乾隆年间,地藏王庙的兴建,带动了西昌街的发展,224巷内聚集了数十家草药店,形成了历史悠久的「青草巷」。原来艋舺开垦之初,流行疾病多,青草药店就成为民间诊疗机构。草药的来源以-本地为主,种类繁多,可以根据客人需求来调配。

由康定路、广州街及昆明街所包围之街廓,古称「剥皮寮」,乃因清朝福州商船进口杉木,多在此剥去树皮而得名。邻近康定路、广州街一带,则因早期发展为煤炭集散地而通称「土炭市」,拥有不少精致的洋楼。

华西街是本区另一条大名鼎鼎的街道。清朝时,这一带因巷道弯曲,俗称「凹月斗仔」,是船夫与码头工人的落脚处,娼寮、酒楼次第开张;日治时期更被指定为风化区,艳名远播。二次战後才改名为「宝斗里」,依旧是纸醉金迷的胭脂巷,直到-86年,台北市政府决议废除公娼,才结束本地的-雪月史。近年来改辟为观光夜市,提供中华民俗艺品和-小吃进驻,吸引大量游客慕名前来,成为本区最繁华的地段。

至於广州街、西园路的发展,则与龙山寺的兴建有关。目前西园路上仍有为数不少的佛具店、绣庄,而广州街上的艋舺隘门、淡北育婴堂碑、黄氏宗祠等都是着名景点。

西园路过了桂林路口,就是昔日郊商、商舖集中的「旧街」,历史仅次於蕃薯市街。这里也曾是清朝义仓的旧址(今万华分局),现在以中药、糊纸、佛具等传统行业为主,虽然经过改建,仍可看出门面窄、屋身长的典型店舖住宅特色。

参考资料

    民视无线台-第九集 历史篇 泉州人的第二故乡 一府二鹿三艋舺-,自由的百科全书-万华区-/wiki/%E8%90%AC%E8%8F%AF%E5%8D%80大河的故事-淡水河,之歌.c-inatimes.org.tw/features/tamsui/tamsui_2f.-tm黄沼元--的老街 国语日报网站-台北第一 艋舺老街.mdnkids.tw/oldstreet/1.asp

下一篇:高美湿地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郡南第一关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