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科学技术 > 地理

地理

圳北村

分类: 地理 常识词典 编辑 : 常识 发布 : 12-09

阅读 :421

(嘉义县梅山乡~)圳北村位於嘉义县梅山乡的西北部,东邻龙眼村,南邻圳南村、半天村,西邻梅东村,北邻云林县华南村、华山村。全村面积为3.04平方公里,人口为774人(2010年12月底户政统计),密度:255人/Km2。

一、地方沿革

清领时属於嘉义县打猫东顶堡圳头庄、麻园寮庄,1901年嘉义厅梅仔坑支厅梅仔坑区圳头庄,1920年台南州嘉义郡小梅庄圳头(大字)圳头、麻园寮、过溪、下过溪、菁仔脚、大坑连、田头崎、麻园寮山(小字),1945年设梅山乡圳北村。

圳北村因位於梅山水圳之北而得名,与圳南村同属清代时圳头庄的主要构成部分。现有聚落,圳头、麻园寮、顶过溪、下过溪、菁仔脚、大坑、田头崎、麻园寮山。

二、地理环境

圳北村地处高山流水之间,东部属阿里山山脉的西麓,西部有北港溪的支流华兴溪(又称石龟溪、倒孔山溪)。华兴溪源於圳南圳北二村之间,经梅东村後,进入古坑乡华兴村,流入三叠溪,再汇合虎尾溪,於虎尾平和厝以下称为北港溪。梅山水圳提供水利资源,又因气候适宜,适合农作,除了竹笋、橘子,并培植莲雾。

三、聚落分布

顶过溪,又称顶厝,位於圳北村东部,因聚落位在过溪庄地势较高的地方而得名。於乾隆年间,先民到此开垦,现居民以廖姓族人为主,以莲雾栽植为主要经济作物。

下过溪,又称下寮,位於圳北村中东部,因位处过溪聚落下方,从水底寮庄到此,一定要涉水过倒孔山溪,而得名。於乾隆年间,先民到此开垦,现居民以刘姓族人为主。

麻园寮山,位於圳北村中北部,因此地位在麻园寮聚落後方的山上,而取名。自乾隆年间,先民到此开垦。聚落包括後壁山,位在麻园寮聚落北方山上,有观音山,是登山胜地。现居民以种植柑橘、莲雾为主。

麻园寮,位於圳北村中部,因种植油麻,榨油维生,设寮定居,而得名。於乾隆年间,先民到此开垦,现是全村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也是圳北社区的活动中心所在。

菁仔脚,位於圳北村西北部,因聚落周遭植有大片菁仔而取名,於乾隆年间,先民在倒孔山溪(现称华兴溪)旁的平地上,以耕作农田为主,种槟榔为副,居民以林姓族人为主。

田头崎,位於圳北村西北部,在田头崎顶上,地势高出耕作的农田许多,而得名。於乾隆年间,先民在田里的山坡上定居,以林姓、谢姓族人较多。

大坑,位於圳北村西北部,因聚落边有一条溪,有坑崁而取名。於乾隆年间,先民到此开垦,现仅留有登山步道。

圳头,位於圳北村西部,因梅山大圳源头取名。於乾隆年间,先民到此开垦,圳头聚落又分为外圳头、内圳头、圳头。圳头地势平坦,紧临倒孔山溪,梅山大圳之水系来自此地,居民以李姓族人为主。

四、风景名胜

观音山,位於圳北村北部,海拔428公尺,村内最高的山,视野极佳,东方是太平山脉,西面可望嘉南平原、-海峡,登高远眺,景观极为开阔。

圳北古道,有一条名为舅仔头古道,因经过古坑乡的龟仔头而取名,长约十公里,其中自二尖山下降至龟仔头,海拔1300公尺下降到300公尺,仅有2公里远,高低落差很大,因而得好汉坡之名,沿途偏植孟宗竹林,景观清幽。现存年代最久的古道,是辟建於清雍正年间,在现一六二甲线旁禅林寺通往古坑乡华南村倒孔山的连络道路,全长五公里,目前禅林寺下仍残存古道遗迹。

五、文化资产

禅林寺,位在圳北村圳头山上,建於1955年,主祀是释迦牟尼佛及-菩萨。

太原宫,位在圳北村麻园寮内,创於乾隆年间(约1790),1988年重建,原名郭圣王庙,後改为三山国王庙,又易为现名。主祀广泽尊王、三山国王、保生大帝等。

六、交通设施

圳北村的主要公路,县道162线甲,东经梅东村往大林镇,南通往半天村。乡道嘉150线,建於1951年,长7公里,起点连接县道162线甲,经麻园寮、麻园山、下过溪,终点为顶过溪。乡道嘉152线,起点连接县道162线甲,沿华兴溪南岸,通往圳南村。 

中文关键字:顶过溪 , 下过溪 , 麻园寮 , 圳头 , 观音山

参考资料

    施添福主纂,《-地名辞书卷八:嘉义县》,台北:国史馆-文献馆,2008年。陈文尚、陈美铃等编,《嘉义县志-地理志》 嘉义:嘉义县政府,2009年。颜尚文等纂,《梅山乡志》,嘉义:嘉义县梅山乡公所,2010年。

下一篇:大肚溪口野生动物重要栖息环境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基隆市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