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断层走向呈北偏东70度,由钻探调查结果推测断层角度相当陡,属於右移断层。由台南县新化东北方约5.5公里之那菝林至新化西北方约2公里之北势以东,为1946年新化地震所造成的地震断层,右移量2.0公尺,倾向移动0.76公尺,斜移量2.14公尺,东南侧为降侧。
1946年地震时,那菝林南方出现走向北偏西60至80度、呈羽状排列的裂痕,至丘陵以南,转为北偏东80度之断层裂缝;断层西北侧向东移动,东南侧向西移动,前者上升,後者下降;水平变位20公分,垂直变位10公分;於新化种马牧场(现称畜产试验所)办公室前,水平变位182公分,垂直变位67公分,裂口最宽140公分;在思桥(现称深坑桥)北侧公路上产生最大右移量2公尺,及最大垂直变位量76公分,断层面擦痕向西倾斜28-30度,属於斜滑断层;思桥以西,断层走向为北偏东80度,水平及垂直变位渐减,其西约500公尺处之嘉南圳堤田圃,水平变位减至25公分,垂直变位35公分,13条裂缝走向为北偏西30-40度;北势以西至永康站西方约5公里间,在断层延伸位置有地裂及挠曲发生,个别走向约为北偏西30-60度,其垂直变位则为北侧下降。一般认为地表破裂向西南延伸仍有约6公里的雁形破裂及挠曲,并有些微垂直变位,因此长度可能超过12公里。
由於断层出露在新化畜产试验所以西的部分位於冲积层中,野外无明显断层特徵;但断层沿线之航照地形显示由那菝林至深坑桥可见相当明显的线形通过。1946年地震时,断层最大的水平错移量2公尺,最大垂直错移量76公分,并无法造成如此清楚的丘陵错移、疑似断层线谷、疑似断层池及河流转弯等地形,亦可见连续而明显的线形分布;比较1946年大地震前後新化断层沿线的地形,得知这些地形特徵在之前就已形成,而地形的表徵亦显示系由右移断层错移,错移量更超过数十公尺,因此现今所观察到的地形特徵,可能为相当多次断层活动累积之成果。
在疑似断层通过的位置观察到一些地裂现象,暗示新化断层近期的活动方式以潜移作用为主。在台南农业改良场槽沟,断裂面均呈高角度倾斜,判断属於走向横移断层之花状构造;由槽沟内的全新世台南层和古土壤层被断层截切,及沉积层内含有陶片研判,可能有多次的古地震事件。
综合野外调查、槽沟开挖及钻探调查结果,显示新化断层的角色并非仅是1946年的地震断层,而是一条过去即曾经活动过多次,目前亦尚在活跃中的断层。
中文关键字:新化地震 , 活动断层 , 花状构造
英文关键字Hsin-ua eart-quake , active fault , flower structure
参考资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