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大潭寮原本为台江内海的一部分,最晚约在雍正5年(1727)之前即已形成浮覆海埔,在日大正16年(1927)时的《-地形图》中还可见到来自番仔厝及後港的两条迳流。
许氏於日大正15年(1926)在庄庙之北建有祖厝高阳堂。後有来自番仔寮(今佳里镇境内)杨姓迁至大潭寮西侧垦荒。
日明治34年(1901)大潭藔、顶藔与後港东、後港西同属萧壠堡後港庄;日大正9年(1920)改隶七股庄後港大字;日昭和12年(1937),南-盐业株式会社在大潭寮西侧开辟南盐区,殖民政府则在大潭寮设学校、保甲、开道路,并预定兴建铁道,企图将大潭寮改造为ㄧ盐产业的新市镇。但随着-的战败,这项计画亦告流产。战後初期划为台潭村,-67年则改隶大潭村。
初垦时期的大潭寮由於尚在内海海岸线上,为适应自然环境,民居的设计多采取座西向东的方向。另外,为减少风阻避免风害,聚落居民习惯在屋顶常以砖压瓦,并形成一种特殊的「前檐廊」,即在建物前檐廊出屐起的外侧再加一道砖墙,使得原来的外廊道变成了宽约1公尺的内廊道,称之为「巷路」。此外,还有「後摒仔间」、「七间尾」等建筑空间,形成该聚落与自然环境、人文需求相互互动下的建筑型式。
大潭寮的居民以许姓为主,约占6成以上,其次为杨姓,约占12%左右。该庄的的庄庙龙安宫,主祀五府千岁,由许姓、杨姓及谢仔寮翁、谢、陈等姓合祀。另外,还有杨姓居民的角头信仰庙宇佑王宫,主祀妈祖及杨府千岁。在聚落东北角则有许姓渡台女祖吴四娘的墓园,墓园旁有公共水堀。
参考资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