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早期-入垦,在平埔族的巴则海族麻薯社(Paze-uamisan)「後方」形成-乡里,便称「后里」,台地因此命名。台地地形面以上月眉至四块厝一线为界,约可分为东半部的屯子脚阶地群及西半部的磁窑阶地群;西北嵎有铁钻山,标高236公尺,呈地垒山状小型切割台地。水系分布受地形影响,多向西或西南方向流入水尾溪(瓦瑶溪)或大甲溪,呈现明显顺向河形态。
第四纪中更新世,台地原为大安溪、大甲溪形成的古联合冲积扇,後因构造活动影响,使大安溪及大甲溪改道,下切形成后里台地面及其上的河阶地形。在构造活动方面,主要受三义断层、大甲断层、铁砧山断层及屯子脚断层等活动断层影响。
台地面上的砾石层多覆有红土,这些红化的土壤多源自阶地沉积层的红化或崩积层的红化,有机物分解快,土壤深厚,为适宜耕种的农业土壤,主要作物为水稻、甘蔗、甘薯及树薯等;其下的地层由老而新主要为东坑层、上福基砂岩、桂竹林层、锦水页岩、卓兰层、头嵙山砾石层及阶地砾石层。
中文关键字:红土砾石台地 , 大安溪 , 大甲溪
英文关键字lateritic-gravel tableland , Ta-an River , Ta-c-ia River
参考资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