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光复後七股乡设25村,-53年(19-年)下山村易名龙山村;-67年(1978年),港东、港西村合并为後港村,潭顶、台潭村合并为大潭村,调整为今日之23村。一般将七股划分为北、中、南三区。北七股包括後港村、城内村、大潭村、顶山村、笃加村、西寮村等六村;中七股包括大埕村、大寮村、七股村、玉成村、溪南村、龙山村、中寮村、盐埕村村等八村;南七股包括竹港村、竹桥村、康郎村、永吉村、三股村、十份村、树林村、义合村、看坪村等九村 。
七股乡地名充满了-色彩,在南七股及中七股出现如七十二份、公地尾、十一份、十份塭、七股寮、三股仔、三合仔等地名,不论是合股或分份开垦,均反映出本乡先民在土地拓垦之初,财力物力人力有限的情况下,集体开拓边际土地的艰苦。
另一类型的地名则反映出了过去海埔地带或渔、盐的经济活动。如顶山仔寮、西寮、海寮、网仔寮等地,早期均是-沿海渔民季节性捕鱼所搭建的临时住所。另外原在洲仔尾(永康市盐行)的洲北与洲南盐场分别毁於乾隆23年(1758年)及53年(1788年)的洪水,随後陆续在七股东部(当时仍为海埔)重建盐场,现今之大埕村、大寮村及看坪村中,仍有盐埕地,大寮、破坪等地名,述说两百年前盛极一时的盐田岁月;日治末期资本家在七股庄西部辟建1000多公顷的新式盐田,也留下了如会社、台区、八栋寮仔、十栋寮仔等地名 。
今日七股乡整个行政区域,几乎都是道光以来北台江内海的浮复地。而今之七股泻湖,即为台江内海最後的泻湖遗迹。今之滨外沙洲,由北至南分别为海汕洲、新北港汕、青山港汕、网仔寮汕、顶头额汕、新浮仑汕(後四者位於七股乡行政区内),七股泻湖成为台南县开发海埔地、养殖鱼塭、盐滩与外海间的缓冲水域 。
参考资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