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祠堂本为祭祀之堂,祠堂内的祭祖活动,直接表达人们对亲属死後的祭祀与追念,奉行了-社会千年以来孝道「丧毕则祭」的观念。祠堂有大宗、小宗的分别,主要由於家族聚居时间久远,世系绵延、分支众多之故,所以通常以来台祖(始迁祖)为祭祀对象者为大宗祠堂。而迁居以後,因族裔房派继续分衍,为便於子孙区分,改以房派祖为宗,建立家庙,即为小宗祠堂。以金门地区的宗祠为例,琼林蔡氏家庙、官澳杨氏家庙、珠山薛氏家庙皆属大宗祠堂,它们不仅做为各聚落的宗族象徵,亦是全金族裔的精神中心。
祠堂除了提供过年过节、祖先忌日的祭祀,同时也是族人聚会论事、执行家法或举行家奠时的家族公共空间。祠堂祭祀的组织,以「尝会」最为常见,类似今日的祭祀公业。尝会经费的来源,或以各房分家时留下部分祖产,或以族亲各依股份比例缴纳谷租加以筹措,以供建祠、祭祖或购置田产孳息使用。《安平县杂记》「风俗附考」曾载:「台鲜聚族,鸠金建家庙,俗曰祠堂。凡同姓者,进祖父之神主於祠内,不必同支共派也」。其为同姓联宗建立祠堂的案例,与具有血缘关系的祠堂并不相同。
祠堂建筑以二堂二横为基本格局,祭祖使用的正堂龛位空间则表现出「以中为尊、以旁为卑」、「左尊右卑、上尊下卑」的位序关系,为-「昭穆」礼制的展现。-地区的祠堂各地皆有,客家地区祠堂尤其众多,光是新竹新埔一地,便有包括张氏、刘氏、林氏、潘氏、上枋寮刘氏等多间祠堂指定为古蹟加以保存,可说是全台密集度最高的祠堂分布地区。其中上枋寮刘氏一族,原系广东饶平杨康乡人氏,来台後刘氏後人於1781年(乾隆46年)先仿照原乡住屋形式兴建一座四合院祖堂,因有前後二堂,又有「双堂屋」之称。1919年(大正8年),再聘刘家着名匠师刘福清主持重建,为二堂六横式祠堂格局,计有99间室,规模宏大,极为特别。
中文关键字:宗祠 , 祭祖 , 来台祖 , 古蹟 , 双堂屋
参考资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