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科学技术 > 机械

机械

南岛建筑

分类: 机械 常识词典 编辑 : 常识 发布 : 01-18

阅读 :735

-原住-群的建筑类型。-历史共有史前、南岛、荷西、汉式、近代西式、日式及现代7个文化期。「南岛文化」意指在6,000-7,000年前开始居住於-岛上、以南岛语(Austronesian)为母语的族群的文化,即现今所称原住-文化,包括此族群的建筑物。

南岛语族的文化范围,东起南美洲智利(C-ile)外海的复活节岛(Easter Island);西至非洲东岸的马达加斯加岛(Madagascar);北至-及琉球;南达纽西兰(New Zealand),包括太平洋和印度洋中的诸多岛屿。据语言学家分析,南岛语系可分为10支,其中9支仅存於-,另外1支则使用於-以外广大的区域中,因此有学者推论-很可能是南岛语族的原乡。

-的南岛语族分支繁多,-入垦之後,依据汉化程度之深浅将其区分为「野番」与「土番」两大类,随後以其归化与否将之区分为「生番」与「熟番」。由於未归化者多居住於山地,归化者多居住於平原,因而俗称前者为「生番」,後者为「平埔番」。日治以後,逐渐改称为「高砂族」与「平埔族」,战後改称为「高山族」与「平埔族」,目前多统称为「原住-」。其中高山族多区分为九族:泰雅族、赛夏族、阿美族、排湾族、鲁凯族、卑南族、布农族、邹族、雅美族(亦有称达悟族);平埔族多区分为八族:噶玛兰族、凯达格兰族、龟仑族、巴布萨族、洪雅族、巴则海族、邵族、西拉雅族。近年来,受到原住-正名运动影响,新增了太鲁阁族(原被并入泰雅族中)及撒奇莱雅族(原被并入阿美族中)。

南岛语族群多居住於热带及-带岛屿上,因气候及地理环境的多样及多变,建筑文化也特别丰富,-岛上的南岛语族群也具有相同特色。以下为战前-南岛语族群的建筑文化的一般情形。-南岛语族聚落,从平原到高山,相当广泛,如平埔族、阿美族、卑南族、雅美族人均居住在海岸平原上,赛夏族、排湾族、邹族人多居住在500-1,500公尺山地,泰雅族、布农族人聚落则可高达2,000公尺。位於山区的部落,其建筑物多顺着地形排列,背山面谷。

-南岛语族部落,平均人数多在100-300人之间,位於土壤丰饶的平原地区者其规模较大,如:阿美族部落平均人数在500-600人之间,西拉雅族所谓的四大社中,新港社、目加溜湾社、萧垄社的人口数达1,000人以上,麻豆社则高达2,000人之多。多数-南岛语族的聚落为集村,只有布农族及赛夏族者为散村。

-南岛语族部落内的各户家屋,多由单一功能的小型建筑物群所组成,建筑种类包括:家屋、谷仓、鸡舍、猪舍、田寮、猎寮、望楼等。各族中除排湾、鲁凯、雅美、泰雅族及赛夏族外,均有会所(或称公廨),卑南族同时拥有青年会所及少年会所。雅美族人拥有船屋及产房,为其他族群所罕见。-平埔族群以及中南部地区的高山族群,如排湾族、鲁凯族、卑南族、布农族、邹族,传统上均采室内葬,即将祖先遗体埋葬在住屋的地坪之下。

南岛语族群的建筑类型,可概略地区分为:地上浮脚楼、土台屋、潮间带浮脚楼(或称蚵螺扬、蜑家棚)、船屋、地面屋、地穴屋、地下屋、及横穴屋等。地上浮脚楼有高脚及矮脚、或可搬迁及不可搬迁等细类;地穴屋有深地穴及浅地穴等。-南岛族群的建筑类型,除了潮间带浮脚楼及船屋之外,其余各种可见於不同族群中。其中,以雅美族人的家屋兼有地下屋(主屋)、半地下屋(高屋)及浮脚楼(凉亭)3种建筑类型,最能反映出兰屿当地自然环境气候特色;而北布农、鲁凯与北排湾族以石版为主要建材,造形上最具特色。至於平埔族群,大约以大肚溪为界,以北(包括宜兰)各社的住屋以浮脚楼为主,以南者以土台屋为主,谷仓则均为浮脚楼,中部地区的少数族群则采坡地横穴屋。

-南岛族群的建筑材料,均取自聚落四周的自然环境,以竹、木、茅草、土、卵石及石块、石片为主,透过搭接、捆绑、叠砌、涂抹等简单的方式组构而成。

-平埔族的原始建筑形式,约於清中叶即受汉文化影响而逐渐消失;高山族传统建筑至战後初期还持续兴建,目前仅有雅美族、阿里山邹族、排湾族及鲁凯族尚保存少数实例。

中文关键字:高山族 , 平埔族 , 南岛语族 , 建筑

英文关键字Mountain Tribes , Pin-pu Tribes , Austronesian , Arc-itecture

参考资料

    千千岩助太郎。1960。《-高砂族の住家》。台北:南天。林会承1998〈史料中所见的-平埔族建筑〉《中原大学设计学报》1:1-25。

下一篇:哈尔定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单榫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