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於鹿港的打石司傅,专事寺庙石雕,为名凿花司李松林的异姓堂弟。施天福13岁(1923,大正12年)与堂兄施坤学习雕刻墓碑,16岁出师。约於18岁时,结识一位在打猫(今嘉义民雄)大士爷殿制作龙柱的唐山司傅,该司傅邀其担任助手,遂开始学习雕刻龙柱。几年後,接受台南打石街(今民生路、汤德章公园一带)一家石材店之延聘,移居台南,以制作墓园石雕为业。27岁结婚,定居於台南公园国小附近。40岁(1950)受李梅树教授之邀,至台北三峡祖师庙担任石雕总工头职位,举家迁居三峡,直至1980年逝世。此期间每年均投入数月甚至半年的时间在祖师庙的石雕工作,偶与其子施弘毅一起承揽中南部之寺庙石雕工程。19-年,台北西区扶轮社对其雕刻艺术之贡献深感钦佩,特颁奖予以鼓励。施天福的作品以台北三峡祖师庙(1950-1980)为主,其它的寺庙石雕作品则是与子携手合作。如:麻豆五王庙、佳里金唐殿(1958)、西港庆安宫(1960)、台南保安宫(1961)、竹北天后宫(1961)、台南天坛(1962)、左营城隍庙(1963)、台南西罗殿(1965)、台南秋茂园孔子立体雕像(1965)、塭子内永昌宫(1967)、台南建安宫(1968)及内门紫竹寺(1971)等。由於以寺庙石雕作品居多,故其题材内容多取自隋唐演义、三国志、封神演义及列国志等;其中,龙柱则强调灵活生动、英武庄严。
参考资料
历史建筑资料库分类架构暨网际网路建置第一期委托研究计画成果报告书/计画主持人林会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