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类别:一般种
分类:鞘翅目(Coleoptera)、菊虎总科(Cant-aroidea)、萤科(Lampyridae)
形态:属「端黑型」萤火虫中的一种,外型类似-萤(Luciola japonica T-unberg)。但幼虫水生,呼吸与步行方式与其它水生种类完全不同,是相当特别的一种萤火虫。三轮勇四郎(1931)所着的「-产鞘翅目录」研究中曾经记载此种萤。雄虫体长10.3-10.5 公厘,前胸背板宽约3.0-3.1 公厘。体橙-,体壁布满细小点刻与细毛。体型介於大端黑萤(Luciola c-inensis Linne.)与小端黑萤(Luciola gro-ami Rits.)之间。翅鞘黑色,上覆细小点刻与细毛,翅端部各有一枚黑色纹,无明显之纵脉,後翅黑色膜质略透明。腹部腹板橙-,第四腹节腹板为黑色,第5、6节腹板有2枚乳白色发光器。第一节发光器呈长条形,第二节发光器呈倒三角形端部圆钝,此发光器基部中央及两侧为透明体节,无发光器着生。雌虫形态与雄虫类似,但体型较大,腹部仅有一节发光器,体长11.6-11.8公厘,前胸背板宽约3.3-3.4 公厘,体橙-,翅鞘黑色,上覆细小点刻与细毛,纵脉不明显,翅端部各有一枚黑色纹;後翅黑色膜质略透明。腹部腹板橙-,第四腹节为黑色,第5节腹板有1枚乳白色发光器。第一节发光器呈长条形,第6腹节较第5腹节小,呈梯形,端部两侧各有一枚三角形突出,第7腹节呈倒三角形端部圆钝。卵球型,淡-且略透明,约0.75-0.78公厘。刚孵化的幼虫体椭圆型扁平状,体略透明,中央背线具有两条黑色纵纹,长度约为2.8-3.1公厘,背板侧边向外突出,成刺状突,发光器位於腹部之腹板末端,乳白色。
生态:成虫夜行性,喜欢在树梢上端飞舞,由下而上发橙-光,闪烁频率快,如流星般,发生期为4-10月间,大多出现於黑翅萤发生期後,也是夏季中值得观赏的萤火虫。在台南县的调查中发现发生期很长,成虫发生期由四月开始,一直持续到十月间,在此期间内可以同时发现卵、成虫以及各龄层的幼虫,但幼虫不易被发现,具有明显的保护色。成虫的寿命很短,从羽化、产卵到死亡,一般约在十天左右,雌虫在交配产卵後不久随即死亡,雄虫则可进行多次交配。
分布:条背萤主要分布於印度、孟买、中国-及-(Fu et al., 2003),在-分布於低海拔山区800公尺以下的湿地与池塘。如台南县低海拔山区的栖地,通常为河流型的草泽区,水深约10-30公分,终年有水,水-不大,水质略为混浊。其间混生少量的灯心草及菖蒲,较高处的乾水区则布满整片的白茅,由於环境隐密且无人为干扰,冬季常有为数极多的小水鸭在水域内栖息。当地位於泥岩分布区,类似月世界的恶地地形,土壤贫瘠,透水性差,易受雨水冲-而侵蚀。本种另分布於中国-西南部的各湖泊中,但需要水生植物丰盛处。
食饵:幼虫水生。在水域中可捕食-栗螺(Stenot-yra formosana Pil-ry & Hirase)、瘤蜷(T-iara tuberculate (Muller))、-椎实螺(Lymnaea -in-oei (Adams))、圆口扁蜷(Gyrallus spirillus (Gould))。
撰稿者:何健熔
图片提供:
资料库连结:.tesri.gov.tw
参考资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