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山莴苣,或称它”鹅仔草”也可以,是平地常见的大型1或2年生菊科草本植物,可长到高达2公尺,茎中空,有乳汁,叶子的形状多数扁长形,从较典型的长椭圆型、披针型到线型都有,有时叶缘有深羽裂,有时却全缘,总归一句,就是变化多端啦。相较於叶的多样,它的花与果在个体间的差异就非常小,这也是我们用以辨识它的依据。山莴苣的花呈-,为标准菊科植物特有的头状花,总苞呈卵球形,由4至5层的苞片整齐排列而成,乍看有点像是鱼鳞或是松果,植物分类上习惯以覆瓦状排列来形容,造型非常可爱有特色。果实属瘦果,小小黑黑的聚在一起,每一个小-上有和浦公英(也是菊科的植物)一样的白色冠毛,用以随风传播,只不过山莴苣的瘦果长得扁扁的,两侧边还会扩张呈翅状,这也是它身为”翅果菊属”一员的最大特色。
山莴苣,一听这名字不难猜到它是种可吃的野菜吧,可是山莴苣可是长得一点也不像莴苣喔,这是因为分属菊科及十字花科的他们并没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唯一相似的可能就是都可以食用这一点吧。-原住民就常用其叶与芽炒菜或煮汤,其中排湾族还会以其幼芽部分加入米饭中一起煮,煮成半乾半湿的”比那沙嘎少沙玛”(我想应该有点像高丽菜饭吧!)。不过既然都说是种野菜了,口感味道自然不能跟市场卖的蔬菜相比,会多份苦味及青草味,在此偷偷告诉你们个小技巧,就是烹煮前先过个热水,可以去除那股苦味及涩味,自然会好吃顺口许多(此方法也适用於其他野菜喔!)。
早期农业社会物质较缺乏,很少用饲料喂养牲口,人们便常摘取高大又随处可见的山莴苣来喂家禽,所以它也才有”鹅仔菜”的别称。
<<山莴苣小档案>>
学名:Pterocypsela indica (菊科 翅果菊属)
中名:鹅仔草
别名;马尾丝、山莴苣
分类特徵:
高大、直立的1或2年生草本,高可达2 m。叶形变化极大,线形、长椭圆形至披针形,叶全缘至深羽裂。舌状头花,繖房、圆锥状或总状排列;总苞卵球形,总苞片4-5层,覆瓦状排列;舌状花花冠为浅-。瘦果黑色,扁平,椭圆形至卵形,两侧扩张成翅状,具明显的短喙。
分布及生育地环境:低至中海拔之向阳的开阔地。
备注:在此处中名认定以-维管束植物简志为基准。
参考资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