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可能导致热岛效应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树木和裸露地被建筑物及道路取代,树木呼吸及蒸发量的减少;大气污染导致大气吸收的太阳热增加;地表面被低反射率的柏油和混凝土覆盖,吸收太阳热能的增加;柏油和混凝土的蓄热;产业活动和汽车,空调设备等的人工废热;高大密集建筑物减少风的流动,阻碍城市热气向外扩散。这些因素可导致市区的地表面温度超出附近乡村的树林水田5℃,市区空气温度也会比乡村多2℃以上,尤其是晚上由於柏油和混凝土的蓄热多、散热慢,市区晚上空气温度常会比乡村多5℃以上。
-的大城市如台北、台中、台南,1950-2005年的温度增加幅度,约为中小城市及偏远地区的3倍,热岛效应相当明显。热岛效应是-地区20世纪超出全球平均温度增幅约一倍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现象在晚上特别明显,例如台北市晚上的低气温过去40年增加了将近2℃,使晚上的相对湿度明显降低,相对湿度超过90%的日数减少一半以上,雾天基本上自台北消失了,台中、台南的雾天也难得见到。
热岛效应另一重要影响是引起午後热对流,而热对流在大气湿度较高的情况下常会导致雷阵雨,因而增加城区及其下风区的降雨,并改变自然的大气环流,对-的水资源造成较大的冲击,-山高且陡,平原相对窄小,海陆风与山谷风盛行,山区午後雷阵雨频繁,有利水库集水区集水,一旦平原被城市及密集的道路所取代,其上空因热岛效应产生的热对流就会改变海陆风与山谷风的路径及强度,减少水库集水区内之午後雷阵雨,降低水库集水的功效。
中文关键字:温度 , 湿度 , 降雨
英文关键字temperature , -umidity , precipitation
参考资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