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地震定位常使用的震波到时为体波之波相到时,多数的天然地震会产生体波,辨识度优於其他波相。地震定位要求之参数有4项,仅需4个震波到时资料就能进行地震定位之运算。但地震波是在介质十分复杂的地质材料中传播,在无法完全尽知地下速度之分布时,使用多数地震测站接收的震波到时进行定位有统计上的意义。探知地下震波速度分布与增益震波走时计算方法,是提升地震定位精确度的重要关键。
现今使用的地震定位方法,源自1910年提出的以最小方差法求取参数修正量,再以重复叠代运算求得定位之最佳解。此地震定位模式计算过程繁琐,发表後并未广泛采用,直到1960年代电子计算机问世後,地震定位才得以有效率的处理。最早期且完整的地震定位计算机程式是由美国地质调查所编写,并在1971年公布程式原始码;此名为HYPO71的电脑程式,现今仍用於许多区域地震观测网之例行定位工作。中央气象局地震测报中心所使用的地震自动定位软体,亦源自於HYPO71程式码。
台湾因地体构造复杂,地壳侧向速度变化大,地震定位的精确度不易提升。1990年代台湾地区地震观测现代化,推动「台湾强地动计画」,并设置「台湾宽频地震网」,对台湾地体的速度构造有更细微的分析,减少地震定位的误差。
中文关键字:震波到时 , 最小方差法 , 地震波构造扫瞄
英文关键字arrival times of seismic wave , least square method , seismic tomography
参考资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