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玛兰又称「蛤仔兰」、「蛤仔栏」、「蛤仔难」、「葛雅兰」、「葛雅蓝」、「甲子兰」等。在西班牙文献资料中,噶玛兰被称为Kibanuran。噶玛兰一名起源自平埔族噶玛兰(Kavalan、Kavarawan)之族名汉译,其意为「居住在平原上之人」。当地於1810年正式设治,称为噶玛兰厅。噶玛兰一名多指噶玛兰族所分布的旧社范围而言,自清代以来通称为「蛤仔难三十六社」。实际上,其社群数目不止「三十六社」,一向被视为单一族群。过去研究者通常以兰阳溪为界,以北称为「西势番」、以南称为「东势番」。重要社群包括有:打马烟社、抵美简社、奇立丹社、抵美福社、流流社、武暖社、歪仔歪社、新仔罗罕社、利泽简社、加礼宛社、奇武荖社等。但是,日治时期民族学者的调查显示,哆罗美远、里脑、猴猴三社与噶玛兰族不相统属,前二者属於「马赛族」(Basay)的支族,或为广义「凯达格兰族」(Ketagalan)的一支;而猴猴社,一般看法皆倾向於其系统不明。根据新近的研究显示,噶玛兰族分布在今宜兰、罗东一带以东的平原区,与今日泰雅族的分布地区之间,保持一条空白地带,此系两族群间的势力缓冲区,亦成为日後汉人快速入垦兰阳平原的走廊。受到汉人入垦的影响,部分噶玛兰人自1840年左右开始陆续南迁至花东沿海地区。由於迁移者是以加礼宛社为主,因此在花东纵谷与海岸附近形成了另一支俗称「加礼宛族」的支系。汉人进入当地开发或贸易的时间甚早,较具规模者如1796年吴沙的武装拓垦,当时吴沙招三籍之民及乡勇200余人、通晓番语者23人进入噶玛兰,兴筑头围(头城)等土堡进行开发。
参考资料
〔★詹素娟,〈宜兰平原噶玛兰族之来源、分布与迁徙:以哆罗美远社、猴猴社为中心之研究〉,《平埔族研究论文集》,1995〕〔→打马烟社、抵美简社、奇立丹社、抵美福社、流流社、武暖社、歪仔歪社、新仔罗罕社、利泽简社、加礼宛社、奇武荖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