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直(西元1931.4.15~2001.1.3)台北板桥人,其父张我军是台湾着名作家。张我军於民国10年(西元1921年)赴北京大学求学,并与罗文淑女士结婚,生有四子,光直为次子。光直小时在北京求学,先後就读师大第二附小、附中。民国35年(西元1946年)二次战争结束,全家迁回台湾,并转进台北市建国中学。在就读建国中学期间,因参与四六事件被捕入狱(1949年4月6日到1950年3月12日)。在出狱後他考取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并受业於考古大师李济博士。民国43年(1954年),以第一名毕业,隔年获得哈佛燕京社奖学金进入哈佛大学人类学系攻读。受业於Hallam Movius Jr.、Gordon R. Willey、Lauriston Ward和Clyde Kluckhohn等名师,在民国49年(西元1960年)获得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并留任该系讲师。次年转任耶鲁大学人类学系讲师,其後升任副教授、教授,在民国59~62年(1970~1973年)担任系主任,民国64~66年(西元1975~1977年)担任耶鲁大学东亚评议会主任,其後又回聘哈佛大学任教。民国83年(西元1994年)退休後,即受中央研究院长李远哲聘请,回国担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长。1996年因疾病缠身,改任李远哲院长顾问。张光直晚年罹患帕金森氏症,於民国90年(西元2001年)病逝於美国。生平学术着作甚多,其中他研究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在形成程序上之差异,可分为「连续性文明」与「破裂性文明」。在考古学研究上,他整理了中国的考古资料建立区域文化系统与文化发展的模型。张光直也积极从事台湾考古研究,主持凤鼻头与大坌坑遗址的挖掘。民国61年(西元1972年)主持中研院的「台湾省大肚溪流域与浊水溪流域自然与文化史料科技研究计画」(简称「浊大计划」),推动人文与自然科学的结合,也影响台湾的考古学研究。他在学术上杰出的表现,除荣任中央研究院院士、副院长外,尚有美国科学院院士(西元1979年)、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西元1980年)、山东大学荣誉教授(西元1984年)、宾州大学博物馆Lucy Wharton Drexel考古学奖章(西元1987年)、香港中文大学荣誉博士和美国亚洲学会终身杰出成就奖(西元1996年)等殊荣。
参考资料
张光直先生治丧委员会〈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张光直院士事略〉《国史馆馆刊》复刊第30期 页 121~124 民90.6臧振华〈朴实无华—怀念张光直先生〉《古今论衡》第六期 页106-110民9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