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此旧社社民属於泰雅族泽敖列亚族(Tseole)卡拉排群(Karapai)的巴斯夸兰(Paskaoran)小群,当时被称为茅圃部落,清朝时名为西熬社。原旧社地点在新竹县五峰乡境内的上坪溪上游左岸,海拔高度约六百公尺之处。口传历史中,祖先是由大霸尖山下来,沿着大安溪到北坑,之後迁到欣巴邦(Sin-Papan)。为了寻找新的垦地,又在西元1740年左右迁居至麦巴来社(Maibarai)附近,一开始只有六户,到1914年时已有三十五户。但是在日治初期,因南庄事件日军入山攻击,社民迁居至泰亦干社(Taekan)。1930年代为了躲避日军的攻击,卡拉排群(Karapai)向南移动,位在北坑溪流域的rokaho社与mesigao社人民也就越过大安溪,进入苗栗县泰安乡境。雾社事件後在日人的劝诱之下,与部分Mukeraka社民迁居至大安部落(nghu-ruma),耕种该处土地,因而与北势群(Me-Pewox)共同形成现今泰安乡象鼻村的大安部落。此外,也有一部份人随Rokaho社人迁往砂埔鹿(Savulo),与大湖群(Ma-ao)族人共同生活。
根据刘益昌与吴佰禄的调查(1994),此旧社遗址分为两个小聚落,北边聚落位於北坑溪中游,与Rokaho社和Mukeraka社形成完整的开拓群。南边聚落位於尽尾山南麓大安溪支溪左侧缓坡,与Tsimui社及Mukeraka社有紧密的生活关系。此外,这地区也是赛夏族与泰雅族混居之处。因此整个族群生态复杂。而该次调查也发现到,这个旧社的北聚落因交通线断绝,需於冬季低水期才可能入内探勘。南聚落就位在在前述废弃林班开采路旁,遗迹已全毁,另有可能是因作为开采工寮而有大更动,失去原有脉络。目前这些工寮也被废弃,几乎可说无往日生活遗留或遗迹可寻。亦未发现任何能相对应的考古遗迹。
参考资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