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用来支撑壶或罐等容器,将其架离地面以方便在底下生火烹煮食物的工具。台湾原住民的陶容器有些是平底的,可以平放在地面,用来储存水或其他东西,另外有些则是圆底的,不能在平面上站稳,且是作烹饪之用,因此需要用支脚将容器撑住。在台湾,支脚与容器多是分离的,中国的鼎一类的器具则是容器本身与支脚相连。
在清朝对原住民的纪录中,彰化县志有「或支以三石块,若鼎峙然」的记载,噶玛兰厅志也有「炊以三块石为灶」的描述,指的很可能就是支脚,而过去阿美、达悟等族烹煮食物时,也会在地上放置三块石头,有时还会将石头底部埋在地下,因此学者推测史前支脚的使用方式应该也是以三个为一组(宋文薰,〈台湾史前遗址出土的陶支脚〉,《考古人类学刊》9/10:p.137)。目前考古发现的支脚可分为陶制和石制,以陶支脚来说,其形状为柱状,底端成宽面,可於平面站稳,有些陶支脚的底面会略往内凹或呈中空状;器身向一端倾斜,呈现弯曲状,有些支脚则会在较长的一侧附有把手,方便拿持,顶部则逐渐变细,在使用时会与容器接触,形状变化较多,也较常有破损的状况;颜色上则会因二次火烧的关系局部呈现粉红色或灰色,所以其用途可确定与火有关;高度多在15~20公分左右 显示容器与火焰间的距离;在重量方面,圆山遗址有一件较完整的陶支脚重848克(宋文薰,〈台湾史前遗址出土的陶支脚〉,《考古人类学刊》9/10:p.137)。
二.实际例子
台湾出土陶支脚地点很多,从新石器时代到铁器时代皆有,如南部茑松遗址、乌山头遗址等遗址都有。以铁器时代的茑松遗址为例,其中的陶支脚材质与其他陶容器相同,表面颜色为红色或红褐色,内部则是土褐色或黑褐色,外表较为粗糙并有些凹凸不平,应该是用手捏制时留下的痕迹。支脚底部可分为圆平底和圆凹底,二者直径都约10~15公分,圆平底支脚底不平整,但有些在底部中央会略为凹陷,有可能是制作时无意留下的,重量通常较轻,形状也较细,高度约18公分;圆凹底的底部中央则会向内凹一圆洞,圆洞直径约7~9公分,深约4公分,其作用不明,但圆凹底的支脚通常比较粗重,高度也略高,约20公分。底部往上的器身部分则是上细下粗,由8~12公分渐减至顶部的5~7公分,顶部则可大致分为三种形状,有圆弧状的圆转顶、顶部压平的平顶形及顶部压平并往一侧凸出一块的平突顶,後两者通常出现在较细、较轻的支脚上(黄台香,《台南县茑松遗址》p.44~46)。
除了台湾以外,中国、日本、越南北部及中部(安南)也都有陶支脚的存在,但型制与台湾皆有所不同(宋文薰,〈台湾史前遗址出土的陶支脚〉,《考古人类学刊》9/10:p.137)。
参考资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