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人文 > 历史

历史

文石书院

分类: 历史 常识词典 编辑 : 常识 发布 : 10-23

阅读 :403

文石书院创建於清朝乾隆三十一年(西元1766年),位於文澳厅治之右(今澎湖县马公市),由澎湖通判胡建伟(号勉亭,粤东三水县人)捐建设立,因文石为澎湖特产,其纹路班烂缤纷,以文石为书院之名,有期许澎湖人士文章炳蔚、足以经天纬地之意,乃清代在澎湖设立唯一之官方书院。文石书院初建时前有头门三间,中间架高为魁星楼,後堂为讲堂,书院之建筑历经多次修建、增删,乾隆五十五年(西元1790年)因风灾受损,通判王庆奎鸠资修补;嘉庆四年(西元1799年),通判韩蜚声改建魁星楼;嘉庆二十年(西元1815年),通判彭谦就院後再建一进,以祀文昌帝君;道光七年至十年(西元1827-1830年)期间,通判蒋镛结合澎湖水师协镇孙德发、右营游击江鹤捐廉倡修,由生员王云鹏劝捐、生员吕作屏督工,重新整修书院,并移建魁星楼於书院之东南方(即今址);光绪元年(西元1875年),担任书院董事的生员蔡玉成,邀同黄步梯、蔡荣贤等人重议修建,规模焕然一新。

文石书院对澎湖教育贡献良多,嘉惠无数学子,开澎进士蔡廷兰以及举人辛齐光、郑步蟾、郭鹗翔等,皆出自文石书院。中法战争期间文石书院遭受破坏,至日治时期,地方人士才又重新整建改为孔庙。民国五十一年总统蒋中正视察澎湖後,令重新整建,但整修後仅存魁星楼保留历史风貌,民国六十六年澎湖县政府依照原貌,拨款重建魁星楼,为文石书院唯一留存可供思古追远之古蹟。民国八十八年县府又斥资改建成现今之新孔庙。

参考资料

    林文龙,《台湾的书院与科举》(台北:常民文化出版,1999),页36-37。王启宗,《台湾的书院》(台中:台湾省政府新闻处,1987),页57。

下一篇:新象寮遗址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施九缎事件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