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人文 > 历史

历史

有槽石棒

分类: 历史 常识词典 编辑 : 常识 发布 : 10-23

阅读 :428

有槽石棒 (Grooved Stonebaton),是一种不带锋刃的石器,它以棒状的外形与用部的锯槽,为最主要的形制特徵。对於这类型之石器,过去研究者多依据对其他民族的观察而试图推测其用途,并且直接命名为「树皮布打棒」或「石制印陶纹器」。但考古学者连照美认为,在没有充分考古学资料得以证实这类石器的确实用途之前,以「树皮布打棒」或「石制印陶纹器」来称呼并不适宜,因此提出了按照器物实际之形制特徵所订的名称,也就是「有槽石棒」。

  台湾地区所发现的有槽石棒,其数量相当地稀少,以很低的频率广泛分布於全岛各地的若干遗址。最早被着录的有槽石棒,是於1933年移川子之藏与宫本延人在苏澳新城遗址发掘石板棺遗迹之时所发现。1963年凌纯声的「华南与东南亚及中美洲的树皮布石打棒」一文,与1979年连照美的「台湾的有槽石棒」,则是至目前为止对於台湾这类标本有所研究与分类的重要着作。

  凌纯声在认为这种石器只有「树皮布打棒」一种用途的前提下,对此器物依照形制分成「椭圆打棒」、「直背打棒」、「装柄打棒」及「有角打棒」四种型式。连照美则认为有槽石棒在制作和完工的形制上,显着地具有两种倾向:其一属於精制型,标本整体均加以磨制,有明显用部(拿来打的部分)和把部(拿取的部分)之分。把部多为横剖面椭圆形或近圆形,用部宽面近长方形、其中一侧是带有锯槽的槽面。槽面呈近平至中间拱起的弧面;其二是很少加工,直接选取外形呈长条形且横剖面椭圆形的砾石,来就部分区域施以磨锯沟条的动作,槽条多见於砾石的窄侧面,除此之外便很少加工。

  部分有槽石棒是直接经由发掘而出土於台湾各地的遗址,包括圆山、垦丁、卑南、都兰、鲤鱼山、东河、苏澳新城等。其中圆山遗址下层文化层曾出土一件,证明此类石器出土时间应该很早,属於台湾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大坌坑文化(张光直 1954)。其余数件标本,多出土於台湾东部的一些石板棺遗址之中,显示台湾东部的卑南文化可能与其有所关联。只是,由於直接出土的器物数量甚少,且非经由发掘而采集到的有槽石棒大多出现於石板棺文化分布区以外的遗址,所以研究者仍难以断言有槽石棒与何种文化有着必然的关系。

  最後,有槽石棒的功能究竟为何?早期研究者大多犹疑於树皮布打棒或石制印陶纹器两种用途,不过自从凌纯声在1963年发表文章之後,有槽石棒用以制作树皮布的推测便占了优势,甚至有些学者无条件地视这个说法为圭臬。然而,连照美委请台大地质系的刘平妹进行分析,发现有槽石棒的质地大多相当不耐连续捶击的动作,且观察标本的槽面也没有分布因捶击所造成的伤痕,因此认为这些现象似乎并不符合树皮布打棒的功能。而就此种石器用途的另一个推测,也就是陶印纹器,连照美认为首先应检视文化层中一起出土的同时期陶质标本中,是不是有与石棒上沟槽相当的隆起条纹存在,若有才能加以佐证石棒的功能可能与制陶相关,但这一方面的资料目前还相当有限。此外单就石棒而论,石质标本是相当重的,要用来拍打刚以陶土塑成型的陶器,实在令人怀疑合用的程度。就其在时空上有很久的延续和很广的分布、出现率偏低、以及制作精美等面向来看,这种石器也许不是很实用的生产工具,或许也有可能是仪式上的用具。

  总而言之,史前时代的有槽石棒,其功能、分布状况和与考古文化之间的关系,至今仍不清楚。目前考古学界认为有槽石棒即为树皮布打棒的学者还是不少,且相信此应与南岛语族有相关。我们期待,随着日後更多相关的考古资料出土,此一问题将能得到更明确的解答。

参考资料

    凌纯声1963〈华南东南亚及中美洲的树皮布石打棒〉,《树皮布印文陶与造纸术印刷术发明》:185-220,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专刊之三,南港:中央研究院。连照美1979〈台湾的有槽石棒〉,《大陆杂志》 58(4):14-28。

下一篇:朱昭阳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日治时期总论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