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1742年(乾隆5年)刘良璧《重修福建台湾府志》「户役项」中,对於徵饷的番社,以熟番、归化生番、生番作为区分。清代所纪录的熟番番社,前後有所变动增减,康熙年间约有46社;1741年有89社,1767年设置「南北路理番同知」时有93社;1812年(嘉庆17年)设噶玛兰厅,宜兰平原的36大社亦被计入。
化番介於生番、熟番之间,是两者的过渡,或接受教化成为熟番,或不接受治理而成为生番,其汉化程度较低,税饷与劳役负担较熟番少。熟番受官方治理,并且承担纳税(番饷、番租)、繇役等义务;官府则於番社设置「土番社学」,让番童诵读三字经、四书、五经等书,施予教化。
熟番与汉人杂居日久,多通晓汉语,略知文字,汉化日深,其居住於平地者,又有「平埔番」之称,1694年《台湾府志》云:蛤仔难(今宜兰)三十六社番,「土人谓之平埔番」。1904年(明治37年),日本学者伊能嘉矩将平埔族分为10族,此後,平埔族一词,逐渐成为熟番的代名词。
中文关键字:熟番 , 生番 , 化番 , 番饷 , 理番同知
参考资料
下一篇:浊水溪与大肚溪流域考古调查报告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煤矿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