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台湾地区关於石板棺的考古研究,始於台北帝国大学土俗人种学讲座之创设。1930年,垦丁遗址发现了石板棺遗迹,移川子之藏、宫原敦和宫本延人等人前後进行了三次的发掘工作,共掘出石板棺二十五具,可以说是台湾地区首次系统性的发掘工作。1934年,宜兰的苏澳新城遗址由於道路工程铲出了八十多具石棺,移川子之藏、宫本延人在冈田谦、马渊东一与西东重义的协助下,就其中四个石棺进行抢救发掘,并且於期刊《南方土俗》中,发表了〈苏澳郡新城石器时代遗迹〉一文。1980年,由於南回铁路的施工,卑南遗址所在地被挖出了大量的石板棺,经由宋文薰、连照美率领台大考古队进行历时十年的十三次抢救发掘後,该遗址共出土一千五百多座的墓葬。卑南遗址也成为了现今东南亚地区,出土最多且规模最大之石板棺群的重要遗址。
台湾地区有石板棺遗迹出土的遗址,现在估计约有六十个,遗址的分布范围很广,但是多集中於台湾东部和南部地区。重要遗址包括了北部的丸山遗址、中部的曲冰遗址和大马璘遗址、南部的垦丁遗址和鹅銮鼻第一遗址、以及东部的卑南遗址,这些遗址中出土的石板棺数量都很多。
石板棺作为一种葬具,通常被研究者视为是一种文化的重要特徵,不过我们可以发现有少数遗址,同时出现了石板棺和其他类型葬具的墓葬,譬如丸山遗址和大坑遗址有石板棺与瓮棺共存,都兰遗址则同时有石板棺和岩棺。究竟为何同一遗址会出现两种风格迥异的葬具,这问题对於台湾考古学者来说,尚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对於石板棺,考古学家主要关注於石板的材质及其来源、石板的组合配置方式、石板棺群方向等问题。首先,台湾地区石板棺的石板大多为板岩材质,但是有部分遗址的石板棺,其石板为砂岩或珊瑚石灰岩所制成。参考台湾地质岩脉的分布资讯,研究者可以讨论人们如何取得资源,是否有交换的行为。在石板之配置方面,卑南遗址的研究可以说是最具系统的研究。连照美发现,该遗址部分石板棺具有横板,也就是在棺身上端放置一块四边敲打整齐的长方形石板,推测其功能是用来称开棺身的两侧石板,以维持期间的距离,避免日後塌垮。另外,某些棺特殊的扣榫结构,被认为是卑南文化石板棺的一个特点。而石板棺群的方向层面,研究者通常认为其蕴含了史前人类某些宗教信仰上的意涵。
参考资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