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王蓝玉自幼聪颖好学,明经通史。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考中文举人。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月,与杨士芳(1826~1903,今宜兰市人,西元1868年考中三甲进士)和蔡国琳(1843~1909,今台南市东区人,时为廪生,1882年考中文举人)等筹议,请建专祠於台湾府城,以崇祀延平郡王郑成功。此时,正好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1820~1879,福建侯官人,1847年考中二甲进士),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奉旨来台巡视及办理海防。於是,杨士芳等人前去拜见。希冀钦差大臣据情奏请,准予追諡建祠。沈葆桢了解以後,赞同他们的建议。
光绪元年(1875年)正月,清德宗准照所请,并且追赠「忠节」的諡号。之後,王蓝玉等人担任兴建委员,共同捐资银7400两。同年三月兴工,采用福州式的建筑,於八月竣工,命名为「延平郡王祠」。心愿圆满达成後,王蓝玉和蔡国琳也获选担任董事多年。
由於学问渊博,王蓝玉从光绪十二年(1886年)到光绪十七年(1891年)被派任台北府儒学教授(正七品文官)。任内,负责北台湾地区的教育行政,表现不凡。
日治时期,王蓝玉获聘担任「台湾旧惯调查局事务嘱托」。从事文献搜集和访问耆老贤达等工作,以做为日本当局立法及施政的参考。
再者,王蓝玉长於诗文,「全台诗」有收录他的作品。此外,并编着《望海阁诗文集》。可惜的是,这本文集现在已佚失。
中文关键字:文举人 , 延平郡王祠 , 台北府儒学教授 , 台湾旧惯调查 , 全台诗
参考资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