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人文 > 历史

历史

中华民国时期总论

分类: 历史 常识词典 编辑 : 常识 发布 : 11-08

阅读 :814

1945年10月25日中华民国政府接收台湾,虽然在国际法上对此一事件的意义有不同的解释,不过就现实政治而言,此後台湾即在中华民国的统治下。

一、政治的变迁

(一)战後初期的台湾

1895年(光绪21年)清朝将台湾割让给日本,结束了212年的统治,台湾成为日本的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3年11月,美国总统罗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英国首相邱吉尔(Winston Churchill)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会议,会後发布的「开罗宣言」载明台湾、澎湖应归还中华民国,宣言虽不具国际法上的拘束力,但在现实国际政治上有其重要的意义,它宣告了当时主要盟国对於战後政治安排的取向:国民政府获得罗斯福的支持,在战後取得台湾。

国民政府在1944年4月成立「台湾调查委员会」,草拟「台湾接管计画纲要」。1945年5月德国投降,7月,美国总统杜鲁门(Harry S. Truman)与邱吉尔、蒋中正发表「波茨坦宣言」,重申「开罗宣言」的内容。8月,美军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之後,日本天皇透过「玉音放送」,向国内宣告日本投降,同时接受「波茨坦宣言」。

联合国最高统帅麦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旋即发布第一号命令。根据第一号命令,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蒋中正派代表陈仪负责接收台湾。在国际法上,领土的转移需有正式的国际条约,但国民政府认定台湾应回归中国,因而在10月25日宣布「台湾光复」,开始以国内法来统治台湾,并对在台湾的日本人进行遣返。同时接收日本官方及民间在台湾的财产,透过「日产管理委员会」进行後续的处理工作。

国民政府接收台湾後,在政治体制方面,成立与中国大陆省政府不同的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由陈仪担任行政长官,赋予较大的裁量权限,并在某种程度上延续了台湾总督府的政策,包括经济统制、专卖制度。相对之下,在日治时期长期追求高度自治的台湾社会菁英,战後无论在政治或经济事务上皆无法扮演主导的角色。在国民政府政策失当、行政长官公署施政问题层出不穷的情况下,1947年2月,专卖局缉私人员因取缔私烟不当,成为冲突的导火线,引爆二二八事件。国民政府派兵来台镇压,并进行政治体制改组,设立台湾省政府,魏道明任第一届台湾省主席,1949年由陈诚接任。

台湾接收之初,将日治时期的街庄保甲,改为乡镇村邻,并以「训政时期」的地方制度为原则,在其架构下开始成立各级参议会,1950年台湾实施地方自治以後,透过制度的调整改为县市议会及省议会等组织。

(二)动员戡乱及戒严体制

中华民国在1946年12月制宪、1947年12月行宪,1948年4月蒋中正当选第一任中华民国总统,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相继成立。但在1947年7月,国民政府因国共战争而下令动员戡乱,1948年又制定「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1949年5月在台湾开始实施戒严,宪政体制因此遭到严重的侵蚀,人民的基本人权也欠缺保障(临时条款历经多次修正,1948年总统发布紧急处分命令不受宪法本文规范,1960年解除总统任期限制,1966年赋予总统新增政府机关权力,1972年规范增额中央民代,并使第一届中央民意代表拥有继续任职的宪法位阶依据)。1949年6月,陆续颁布实施「惩治叛乱条例」、「检肃匪谍条例」,加强对政治反对者与社会大众的监控。

1949年12月中华民国在大陆的统治权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取代,国民政府迁台,对於政治异议人士的处置更趋严厉。一方面情治单位进行整编,由1949年的政治行动委员会、1950年的总统府机要室资料组,於1954年改组为国家安全局,成为情治系统的统筹机关;另方面实际执行「叛乱罪」等政治案件的主管机关,先是由1949年成立的「台湾省保安司令部」负责,1958年移交新成立的「台湾警备总司令部」。

中华民国政府迁台後,在中国大陆选出的第一届中央民意代表因政治情势而无法改选,乃透过司法院大法官「释字第31号」解释文及总统谘文而不必改选,此後因不断延任而形成资深中央民意代表(又称「万年国会」)。而为了维系「法统」,乃以实施地方自治、选举地方公职,作为统治的民意基础以及民主政治的象徵。但实施地方自治时,国民党当局亦透过行政、立法的运作,冻结宪法规定的「省县自治通则」之制定,改以行政命令来推动。

1958年金门发生八二三炮战,美国国务卿杜勒斯(John Foster Dulles)来台,与蒋中正总统发布联合公报,明确表示「反攻大陆」主要不凭藉武力的立场,也使得资深中央民意代表的「法统」正当性逐渐遭到质疑。1966年修订临时条款,而於1969年开始举行中央民意代表补选。1972年中华民国在联合国的中国代表权被中国所继承,在严重的外交挫败下,为增加统治的正当性,因而建立定期改选的增额中央民意代表制度。

在1950、60年代,随着国民党逐渐取得来自美国的支持,使得争取美国支持的自由派人士,包括台湾省政府主席吴国桢、总统府秘书长王世杰、总统府参军长孙立人等纷纷下台或解职,引发政治事件,其中以1955年「孙立人事件」波及最广。1960年《自由中国》负责人雷震,因反对蒋中正总统三连任,并筹组政党,而遭到判刑。1964年台湾大学教授彭明敏与其学生魏廷朝、谢聪敏,为争取台湾成为自由、民主的国家,而发生「台湾人民自救宣言案」;海外人士为了对抗国民党的威权统治,纷纷成立台湾独立组织,并於1970年组成世界性的台湾独立建国联盟(简称台独联盟,World United Formosans for Independence,缩写WUFI)。同年,行政院副院长蒋经国访问美国期间,台独联盟成员黄文雄、郑自才着手刺杀计画,此一「刺蒋案」失败,却成为备受瞩目的国际政治案件。

(三)威权体制的松动与政治改革

1970年台湾在国际舞台遭到严重挫败,国内逐渐兴起一股文化运动,包括乡土文学与校园民歌的兴起等等,带动本土社会文化思潮。在同一时期,蒋经国接班後的政治案件仍然频传,特别是当反对运动与威权体制出现摩擦之际,往往造成重大政治案件。包括1977年11月的中坜事件、1979年1月美国承认中国并与中华民国断交之後爆发的余登发事件、12月的美丽岛事件,以及1980年2月的林义雄家宅血案。而为了压制海外批判的声音,1981年爆发陈文成事件。1984年发生军事情报局派遣竹联帮分子赴美暗杀《蒋经国传》作者江南的重大国际事件。

美国与中华民国断交後,於1979年制定「台湾关系法」,以规范新的美台关系,并持续关注台湾的自由民主发展,对国民党当局形成政治改革的外部压力。蒋经国在1978年担任总统後,面对此一政治情势,决定采取开放党禁、解除戒严、开放报禁等措施,并明确表示蒋家人不会再担任下一任中华民国总统。

1987年解除戒严以後,中华民国仍处於动员戡乱时期,自由化虽有进展,但仍未完成。李登辉在1988年继任总统後,开始推动进一步的政治改革。首先是1991年终止动员戡乱,废除「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不久,因调查局干员进入清华大学拘提陈正然、廖伟程而爆发「独台会事件」,在社会的改革声浪下,进而废除「惩治叛乱条例」,1992年更在民意的压力下修正刑法第一百条,结束言论叛乱时代,「白色恐怖」也成为历史。

1990年6月,大法官会议做成「释字第261号」解释文,加上废除临时条款、宪法增修条款的实施,促成资深中央民意代表於1991年12月31日全部退职,并分别於1991年、1992年全面改选国民大会代表与立法委员。继而在民意的要求下,透过宪法增修条款,1994年台湾省长、台北市长、高雄市长改为民选,1996年展开第一次总统直选。1997年中华民国被国际着名组织「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评比为完全自由国家,是为台湾自由、民主的重要里程碑。2000年第二次总统直选,民主进步进党的陈水扁、吕透莲当选正副总统,完成第一次政党轮替。2008年中国国民党的马英九、萧万长当选正副总统,重新执政,是第二次的政党轮替。

(四)台海两岸关系的演变

自1949年起,台湾一方面在中华民国的统治下,一方面被卷入国共内战的漩涡中;1950年6月韩战爆发後,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台湾海峡中立化宣言」,派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巡弋,使台湾免於中国的武力威胁。1951年9月,日本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签订「旧金山和约」,明订日本放弃台湾、澎湖的主权,但未说明让与之对象,成为国际法上「台湾地位未定论」之起源。日本在美国的要求下,另与中华民国政府签订「台北和约」。因此,相对於台湾未定论,有学者认为:台湾自1945年即在中华民国实质统治下,又无其他国家表示异议,依据国际法的「先占」原则,台湾已经属於中华民国。

1954年美国与中华民国签订「中美共同防御条约」,延续「旧金山和约」以来的基本构想,一方面维系中华民国政府在国际上的中国代表权,一方面与中国政府展开接触,寻求外交关系的突破。美国及其盟国提出「二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构想,由於未获中华民国、中国政府的支持,因此没有实质进展。相对地,中国对大陆的统治日渐稳固,要求在国际舞台上作为中国合法代表的呼声越来越高。1971年10月的联合国大会上,阿尔巴尼亚案获半数以上支持,中华民国代表团见情况不利,主动宣布退出联合国。但联合国大会仍通过「2758号决议案」(阿尔巴尼亚案),宣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中华民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

遭此严重挫败,执政的国民党当局仍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在中国取得联合国代表权之後,国际社会的「一个中国」指的即是中国。此後,原本承认中华民国的国家纷纷转而承认中国并建立外交关系。中华民国政府虽采取「弹性外交」,但仍以「一个中国」原则处理外交问题,往往只能以断交、撤馆收场。1979年美国与中国关系正常化之後,中华民国在国际货币基金会(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写IMF)及世界银行(World Bank Group,简写 WBG)席次相继被中国取代,台湾进一步被孤立。此一时期中国改采「和平统战」的战略,主张国共对谈、「一国两制」、「三通四流」。蒋经国领导的国民党当局,对内提出「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并试图以「三不政策」与和平统战对抗,并在「台湾关系法」的架构下维持台湾免於受中国并吞。

1950年代台海两岸发生多次的军事冲突,特别是在中国大陆沿海岛屿的竞逐赛中,包括舟山之役、东山岛突击战、一江山战役、大陈岛彻退、八二三炮战,中华民国政府实际上有效统治仅有金门、马祖。中国在国际情势日渐对其有利的状况下,於1970年代开始对台湾展开和平统战。

1980年代蒋经国进行政治改革,也开启了与中国民间互动的可能性。其中最关键的1987年开放老兵赴大陆探亲,最後演变成台湾人民赴中国观光、投资的开端。李登辉继任总统後,为了积极处理两岸关系,一方面主导制定「国家统一纲领」,以一个中国、两个对等政治实体、三个阶段、没有时间表,来定位两岸的交流程序。在行政院大陆委员会之下,则由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与中国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建立「两会协商」模式。

在另一方面,配合动员戡乱时期的终止、承认中国,执政当局试图以此结束国共内战,并推动务实外交,寻求国际地位的突破。然而面对中国在外交上持续的打压,以国共内战架构下将台湾视为「叛离」的一省,1999年李登辉根据原本制订宪法增修条文的精神,强调由於终止动员戡乱,台海两岸是两个等对政治实体,基於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中国亦然),而使中华民国与中国成为特殊国与国的关系(通称「两国论」)发表,2000年陈水扁就任总统後,并未将此一理论进一步规范入宪法;中国则持续对台湾施压,并於2005年3月制定「反国家分裂法」;2008年第二次政党轮替,马英九当选总统後,以「一国两区」试图来定位台湾与中国大陆的关系。

台湾在中华民国统治时期,政治上从强人威权体制逐渐朝向自由化、民主化发展,而成为亚洲的自由、民主指标国家。然而台湾国际空间,随着中国的崛起遭到更大的打压,这也是当前重要的政治课题之一。

二、经济的发展

(一)战後初期的经济情势

中华民国政府接收台湾後,在台湾没有使用中国大陆的法币及金圆券,而使用台币,由於台币币值被持续的低估,以及中央政府要求台湾省代垫相关款项,加上施政失当导致生产不振,而引爆了严重的通货膨胀。1949年陈诚接任台湾省主席後,以中央政府返还台湾省代垫款的黄金作为发行准备,推动币制改革,发行新台币。其後因韩战爆发,美援到来,恶性通货膨胀才受到有效的控制。

战後台湾的经济处於严重的通货膨胀,陈诚担任省主席任内,为了解决台湾的租佃问题,并避免成为台湾共产党活动的条件,开始实施三七五减租,1950年担任行政院长後,进一步推动耕者有其田。一方面进行新台币改革,下令停止台湾与中国大陆的通汇,并管制中国大陆人民来台,以维护台湾的安全。另一方面设立「台湾区生产事业管理委员会」,由尹仲容担任副主任委员,统筹台湾经贸相关事务。

(二)土地改革

历经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的轰炸,台湾的农业与工业遭到严重的破坏,但因农业的重建,其专业人才或资本需求较少,生产的恢复也较工业的重建容易,这是战後农业迅速复兴并超越工业生产总值的重要条件。战後初期农业生产总值只有战前高峰期1938年的一半,到了1953年前後已恢复为战前的高峰水准。

陈诚继「三七五减租」後,於1951年实施公地(官有农地)放领政策;1952年立法院通过实施耕者有其田条例後,1953年完成「耕者有其田」的初步成果。而给地主的地价补偿,除了实物债券外,另以台湾水泥、台湾纸业、台湾农林、台湾工矿四家官营企业的股票作为补偿,使得四家官营企业民营化。除了解决租佃问题,同时也削弱了拥有土地的士绅,政府则在取得农民支持後,巩固统治基础。

实施耕者有其田以後,由於四大公司有的营运不佳,大部分地主所能领取的股息有限,又缺乏股票市场可进行公开交易,地主因而低价让售股票,逐渐没落。而取得土地的佃农,分10年偿还取得土地的价款。由於农地不再是投资标的,部分资金便转而投资工商业。

另方面,农民取得土地後,所得增加,生产意愿提高。不过,政府基於经济及军事的考量,配合「以农业培养工业」政策,采取「田赋徵实」、「肥料换谷」的方法,以部分农村的剩余,支持国家财政的需要。1950年代以日本作为主要出口地区的米糖外销,一个年度就有约1亿美元的外汇收入,对於经济政策的推动,发挥极大的作用。

(三)「进口替代」与「出口扩张」

台湾的经济随着来自中国大陆一百多万军民来台,政府税收没有增加,支出则持续扩大,财政状况的恶化仍无法完全避免。

韩战爆发後,美援来台,对於财政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美援对台湾有两大贡献,首先透过美援的物资,压制严重的通货膨胀,同时透过美援提供的生产及相关经济建设的展开,也提供了台湾经济的供给面。至於美国援助的棉花,则是台湾推动「进口替代」的纺织业之重要基础。

1950年代当局实施进口替代政策,做为工业化推动的方向。基本上是扶殖来自中国大陆的民营企业,以提高关税、管制外汇的关税障碍及非关税障碍等措施,遂行包括棉纺织业的进口替代事业,而且将大量的美援投入国营企业,促使国营企业进一步的发展。1960-1970年间,改采以内销补贴外销的「出口扩张」政策,并采用美国专家的建议,进行汇率改革,修订「奖励投资条例」,进而设立加工出口区。在美援停止後,美国、日本成为台湾最重要的外资来源,透过对两国不同的投资策略,而形成了台湾对美国出超、对日本入超的三角贸易关系,直到1980年代以後才渐次改变。

(四)十大建设及後续发展

1960年代中後期,政府当局开始思考推动基础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此即「十大建设」的张本。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後,政府统整已推动和计画推动的建设项目,统称为「十大建设」(当年11月行政院原提出「九大建设」,後加上核能电厂合称「十大建设」),行政院长蒋经国更宣示将作为其施政政绩。在工业上发展石化业、钢铁重工业、造船业,在基础建设上包括国际机场、高速公路、铁路电气化。其中有关重化工业的产业建设部分,是「第二次进口替代」的内涵。在此一脉络下,接着设立新竹科技园区,对整体经济的转型带来重要契机。

1980年代,由於对美国持续大量出超,在美国的压力下,经济政策被迫朝向自由化改革,包括外汇管制的开放、银行的开放、对外投资的放宽,皆在此一脉络之下展开。由於台湾经济基础稳固,在李登辉总统任内,进而以经济实力为後盾,申请加入国际组织,并作为务实外交之一环,包括加入亚太经合会(APEC)及申请加入关税暨贸易总协定(GATT),目前台湾是亚太经合会及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会员国。

三、社会的转变

战後的台湾社会,从日本军国主义统治体制下解放出来,呈现相当大的活力,各种社会团体、组织相继成立。1947年二二八事件後,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展开「清乡」,压抑社会活动的发展。随後进入动员戡乱时期及戒严,台湾社会长期处於政府的严密控制下。1980年代以後,台湾的政治结构开始发生松动,集会结社言论的自由尺度有了突破性的发展,社会渐趋自由化、活泼化。

(一)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

战後持续性的经济成长,使台湾从农业社会加速转型为工业社会,是社会变迁的主轴。在转型过程中,生产总值与从业人口比例是两个重要的指标。1962年工业生产总值超越农业,1975年工业从业人口略高於农业人口,台湾正式从农业社会转型为工业社会,主要与工业迅速发展有关。

(二)人口成长与都市化

在高速工业化的过程中,战後台湾的社会变迁还包括人口的成长与都市化。1945年日本统制晚期,台湾人口约有600万人,其後因为中国大陆大量人民迁徙来台,1950年户籍人口增为750万人。而战後自国外引进新的医疗技术、公共卫生的显着改善以及生活水准提高,特别是流行病的有效控制,使死亡率急速下降。1958年人口总数突破1000万,1989年更跨过2000万的门槛。

196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投资迅速成长,1966年起,高雄、楠梓、台中加工出口区相继设立,吸引来自农村的劳动力,而工业都市的兴起也促成都市化的发展,在1970年代初期此一趋势更为明显。1991年以後,台北、台中、台南、高雄4大都市的人口,约占台湾总人口的30%。

(三)教育控制与发展

国民政府接收台湾後,为清除日本殖民遗绪,在教育体制方面进行中国化政策,而後朝动员戡乱体制调整。1950年教育部公布「戡乱建国教育实施纲要」,明示「务使全国教育设施皆以戡乱为中心」;台湾省教育厅也於同年公布「台湾省非常时期教育纲领」,使台湾教育体制进入戡乱建国时期,在此非常时期,各级学校实施童子军教育及军事训练。

1968年实施九年国民教育,政府一方面加强对教科书内容之控制,对於私人兴学采取紧缩政策,私立小学及初中在此後将近三十年几无设立的空间,在国民教育体系下,国家的掌控力更为加强。另一方面,则调整高中与职业学校学生的比例,由原本的6:4调整为4:6。

在高等教育方面,1950年台湾共有大学1所、独立学院3所,专科学校2所,学生总数6300人。政府当时鼓励私人兴办大专院校,第一所私立大专院校是1951年成立的淡江英语专科学校。此後由於中国大陆大专院校在台复校,以及公私立大专院校的增设,台湾高等教育的量有迅速增加的趋势,但基於政策考量,1972年起暂停私人创立大专院校。此後虽迫於现实上的需要,陆续开放部分大专院校的设立,但着重於工科、医科等具有职业性质的学院,1990年代以後,高等教育私人兴学的限制明显放宽。开放大专院校的设立,以及鼓励专科、学院升格,则使台湾的大学数目及招生人数大幅增加,2008年大学录取率逾100%,高等教育的素质问题,成为教育的重点问题之一。

(四)社会结构的改变与社会运动

人民教育水准提高、所得增加、权利意识抬头,促成社会自主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也是社会运动开展的重要条件。1950年代公教人员是社会中产阶级的主力,随着高等教育的扩充与经济起飞,企业家、医师、律师、会计师等自由业者渐增,中产阶级大量成长,内部的组成结构也发生改变。自1980年代起,随着知识普及、自主意识抬头,消费者运动、环保运动、劳工运动、原住民运动、学生运动及性别运动纷纷从理论探讨的层次,化为实际的社会运动。

1.消费者运动:由於人民知识水准的提昇、社会逐渐开放,以都市为主的消费者运动有了较佳的发展空间。为了自身食衣住行的安全,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资讯的获得,以保障权利。1980年,中华民国国际青商会正式发起消费者保护运动,并於1981年11月成立「中华民国消费者文教基金会」(简称消基会)。1982年行政院开始提出制定「消费者保护法」,1994年公布实施,同年行政院并成立消费者保护委员会。

2.环保运动:台湾在1970年代以发展工业为优先,忽视对环境污染的防治,造成日益严重的工业污染,1980年代公害事件频传,反公害组织与环保团体相继成立,环保运动风起云涌。1982年行政院卫生署设环境保护局,1987年升格为环境保护署,以因应层出不穷的环保问题;另外,因美国、苏联等核能先进国家发生核电意外,台湾应否兴建第四核能发电厂(简称核四)引起相当的争议,反核运动成为环保运动的重要一环。

3.劳工运动:台湾经济发展初期,得力於工资低廉,随着经济成长及劳工意识抬头,1984年开始实施「劳动基准法」,劳工可依法向资方要求权益保障。自1985年起,相继发生新竹玻璃、桃园客运、台湾铁路局、苗栗客运、新光纺织等员工之罢工、抗争事件,劳工与工运团体持续提出保障权益的诉求。

4.原住民运动:1949年前後中国大陆军队与民众随政府来台者达一百多万人,台湾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形成外省人、福佬人、客家人、原住民四大族群。其中原住民人数最少,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皆相对弱势,成为族群与文化社会运动展开的先锋。

1984年,以原住民知识青年为主的「原住民权利促进会」成立,1987年解严後,陆续展开破除「吴凤神话」、「还我姓氏」到「还我土地」系列运动。其後透过修法,原住民恢复传统姓名,1996年行政院成立「原住民委员会」,主管原住民事务,使政治地位更受重视。1988年客家人发动「还我母语运动」,以抗议政府对母语的忽视。2001年,「行政院客家委员会组织条例」完成立法後,正式成立客家委员会,推动客家事务。2003、2004年客家电视台、原住民电视台相继成立,对客家文化与原住民文化之保存与推广有相当的助益。

5.学生运动:社会的开放促使教师与学生对自身权益的重视,学生与大学自主运动遂成为教育改革议题上首先端上台面的项目。1980年代的学生运动,以争取校园民主化开端,进而要求大学自治。1990年「三月学运」要求推动民主化的改革,得到社会的重视。其後民间团体成立「四一○教育改革联盟」,推动「教育改造」。1994年行政院成立「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进行教育改革,以松绑为原则。

在教科书部分,从国民政府迁台以来由国立编译馆统筹教科书的编印,到教育部宣布1996年教科书开放为「一纲多本」的审定本,以全面取代统编本,不仅教材内容更趋多元,教师的教材选择权,在体制内也得到一定程度的落实。

6.性别运动:性别运动早期是从女权运动展开的,知识水准提高并取得部分经济自主的女性,基於对自我权利及发展的追求,透过妇女运动的推展要求改革。其後,包括同志权利等性别运动,也接续展开。

(五)社会安全制度

台湾的社会安全制度,在政府迁台初期即已推动,但保障的层面并不普及,且多欠缺法律保障。1958年,立法院先後通过「公务人员保险法」及「劳工保险条例」,是社会安全制度建立的里程碑。为了扩大社会安全制度适用的范围,1987年通过「劳动基准法」,将三百多万劳工的基本权利纳入保障。随着高龄化社会问题逐渐受到重视,对老人的照顾亦日渐扩大,老人年金的概念提出後,敬老津贴、老农津贴等福利措施陆续开办。1994年全民健保正式实施,2000年以後更陆续实施失业保险及国民年金制,社会安全制度将更具规模。

四、文化的发展

1945年国民政府接收台湾以後,台湾的文化发展大体上由三个主要的潮流汇整而成。首先是日治时期台湾文化发展的结果,其次是来自中国大陆的文化传承,第三是战後引进的西方文化。

国民政府接收台湾後,透过政策「去日本化」,以期迅速「中国化」,包括推动国语政策、禁止报刊日文版,语文政策的转变,使台湾的文化传承产生中断的现象。由中国大陆来台的文化人及文化传承,成为台湾文化舞台的主流。

(一)1950、1960年代的文化发展

自从中华民国政府迁台後,在动员戡乱体制下形成「反共抗俄」的基本国策,以此规范民间文化发展,并取缔不合官方政策的「禁歌」、「禁书」。1966年中国大陆发生文化大革命,蒋中正提出以三民主义的本质「伦理、民主、科学」为中华文化的基础,积极应对。1967年成立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以推动各项文化运动,如制定国民生活须知,交由政府相关部会及教育系统积极推展,即为其中一例。

在官方积极推动中华文化时期,美国是中华民国最重要的盟友,透过双方的文化交流与在台美军电台的传播,以美国为主的西方文化大量进入台湾,深受年轻人及部分知识分子的喜爱。政府当局对西方文化的管制较松,其内容也较中文范畴多样而活泼。

以美国为主的西方文化,包括好莱坞电影、美国流行音乐等风行一时,影响台湾的流行文化甚大。此外,英美的文学、艺术理论透过学院引进台湾,无论是文学的表现方式,如夏济安成立的文学杂志、现代诗,或是抽象的美术创作,如1957年成立的「五月画会」及「东方画会」,都强力冲击台湾的文化界。

(二)本土文化的勃发

1964年吴浊流创办《台湾文艺》杂志,同年吴瀛涛与诗人成立《笠》诗刊,是台湾本土文化的重要传承。随着台湾社会的转型,各种社会问题随之产生,而西方文学引进台湾之後,其内容多与人民的现实生活脱节。文学应否反映台湾之现实社会,在1977-1978年的乡土文学论战中成为焦点,这场论战也是对应於30年来台湾文化政策的一次总检验,其背後显现中华文化与台湾文化的分野,更隐含着台湾意识与中国意识的分歧。此一论战之後,在1950-1960年代蔚为主流的反共文学影响力渐衰,而强调描写作家生活体验与现实社会状况的文学潮流日渐抬头。乡土文学虽强调文学内容的乡土化,但理论方面受到西方文学理论深远的影响。乡土文学中原本隐含的乡土定义以及认同冲突,其主要争议在於乡土指涉的范围是中国或台湾,以及台湾文学是否为中国文学的一部分。1977年叶石涛提出〈台湾乡土文学史导论〉後,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呈现了其後台湾国家认同争议的端倪。

在乡土运动的潮流下,不少大众传播媒体和知识分子也提供了助力。1976年洪通画展及朱铭雕塑的登场,配合媒体的报导与宣传,前辈艺术家之创作再次受到重视。在流行音乐方面,「唱自己的歌」成为新的诉求,除了校园民歌风行一时,台湾传统民谣与创作也有新的发展契机。另外,政府在推动重大经济基础建设之余,开始注意到文化设施与人材培养的整备,1981年於行政院成立文化建设委员会,从事文化建设规划、人材育成奖励、文化资产保存与研究等事宜。1982年,「文化资产保存法」公布施行,政府对文化资产的保护行动也转趋积极。

(三)自由化改革与文化多元化

1980年代中期,官方对本土语言或对文化内容的管制,都逐渐松动。随着政治社会逐渐开放,1987年的解严更是重要的里程碑,不待动员戡乱时期结束,文化发展已突破原有的限制,朝向多元化的发展。

文学方面,由於国家认同仍有歧异,因此仍有论战发生。此外,文学的内容也着重现实社会各种议题的描写,包括妇女、环保、老兵、原住民等弱势团体做为主题的小说纷纷出炉,台湾的文学发展亦日益多元化。

美术方面,政治与道德的限制渐次松绑,新的资讯及冲击较过去更容易进入台湾,一些与传统价值大异其趣的表现方式及内涵,如人体素描、装置艺术、普普艺术等也正式进入美术馆的殿堂,画坛随之更趋多样而复杂。

音乐方面,台语、国语流行歌曲都呈现更多元的面貌。不仅创作内容随着政治的开放有了前所未有的空间,歌曲本身也有不同面向的发展。除了原本流行歌曲以商业化作为主要考量的路线之外,透过民歌及受西方流行音乐影响的新流行歌曲型态,也有相当大的市场。到了1990年代,台湾流行音乐进入自由竞争、百家齐鸣的多元时代。特别是在解严、动员戡乱时期结束後,诸多的箝制纷纷松绑,文化禁忌纷纷打破,台湾文化也朝向自由而多元。更因国民所得提高,企业界积极支持文化活动,或收藏艺术作品,成为挹注文化发展的民间资源。

而由於资讯日渐开放、多元,台湾社会对非主流文化更具包容性。随着日剧、韩剧及漫画的流行,「哈日」、「哈韩」各领风骚,成为台湾多元文化的一环。而以年轻人为主的「同人志」、「角色扮演」等次文化,以及新的文化艺术流派与内涵,如「後现代」文化及其表现方式,也都流行一时。

中文关键字:中华民国 , 戒严体制 , 十大建设 , 教育控制 , 本土化

参考资料

    薛化元。2001。〈选举与战後台湾政治发展(1950-1996):从地方自治到总统直选〉。收於《五十年来的香港、中国与亚洲论文集》。香港:香港珠海书院亚洲研究中心。陈仪深、薛化元、李明峻、胡庆山。2004,《台湾国家定位的历史与理论》。台北:玉山社。薛化元。2005。〈战後台湾修宪、制宪争议与国家认同:一个历史的探讨〉,收於《台湾新宪法》。台北:财团法人群策会。林钟雄。1987。《台湾经济发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报社。王泰升。2001。《台湾法律史概论》。台北:元照。林山田。1996。《五十年来的台湾法制:1945-1995》。台北:台湾大学法律系。

下一篇:中华民国台北总领事馆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中美建交公报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