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此遗址1955年7月14日为盛清沂与吴基瑞所发现。当时盛、吴二人为调查族谱经过三峡纵贯公路时,发三角埔山坡地型良好,於是前往调查,到了三角埔这个地方的後山山丘,便发现了本遗址。本遗址的地形为一东北向山丘,面积约长宽300百公尺,高度约海拔15至20公尺。山丘两侧山脊背高约20至30公尺,後为高约200公尺之龟仑岭大山。这次调查时,遗址所在处为一湿地,荒芜难植故少有种作,仅见蕃薯与毛竹,遗物分布状况不明 (盛清沂1960) 。後来在1957年盛清沂覆查时,曾在遗址东南山屿海拔约15公尺处,采集到大型打制石斧,长约23宽约10公分,两面呈凸圆面,似乎是匙型石斧。1980年黄士强、刘益昌前往调查时,也曾在本遗址采集到大型打制石锄。1996年臧振华调查此遗址时,亦曾采集到大型打制石锄。2004年内政部执行「台闽考古遗址普查计画」时,陈得仁先生曾较仔细地调查此遗址,当时遗址现地均为菜园,已找不到任何遗物,推测遗址可能因少有翻动表面而不见遗物或遭受到部份的破坏。
根据历来调查发现及所采集到的遗物资料所得,一般学者认为本遗址文化内涵应属植物园文化(臧振华、刘益昌、邱敏勇1996)。因历来数次的调查遗物出土量均不多,因此,本遗址应为中小型的点状分布性遗址(刘益昌、郭素秋、卢瑞樱、戴瑞春、陈得仁2004)。
参考资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