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清初台湾的保甲遇到执行上的困难,只能行於街市,无法行於村庄,其症结在於村庄分布僻远,难以相互保结。特别是当时的莠民,或托身於班兵处所,或潜踪踪草地,横行乡里毫无顾忌。1702年台湾知县陈璸查觉事态严重,力陈台湾应严格施行保甲,以清查兵民杂处的问题。
雍正初期,福建巡抚、巡台御史鉴於偷渡来台者越来越多,再力陈保甲的重要,并且认为业主比保甲长更贴近移民。於是谕令业主之下的管事,充任各庄的保长、甲长,专门稽查游民。1737年(乾隆2年)的《大清会典》明定:台湾官员若对保甲奉行不力,以「失察偷渡例」议处。19世纪以後台湾仍实行保甲制度,但因移民社会的特殊环境,负责推行保甲之人,不限於保长与甲长,也包括在新竹山区出现的垦户首,以及桃竹苗地区家族的族正。
保甲制度因系松散之地方组织,实施至清朝中叶已弊端丛生。《台湾县志》指出,有保甲之名,无保甲之责,有保甲之累,无保甲之益,因此形同虚设;道光以後因外强侵扰,为强化保甲功能,在台北设保甲总局、保甲分局,台南设保甲局、保甲分局。
中文关键字:兵民杂处 , 失察偷渡 , 保长 , 甲长 , 治安
参考资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