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河洛歌子戏团的前身可推溯自1950年代,从事广告业务的刘锺元,接手经营「民本九龙歌剧团」、「民生金龙歌剧团」与「正声天马歌剧团」等广播歌仔戏团;後将三团菁英组成「联通广播歌剧团」,参与台湾电视公司(简称台视)电视歌子戏的制作演出。1984年刘锺元成立「河洛有限公司」,陆续在中国电视公司(简称中视)制作《汉官怨》、《绿珠楼》等电视歌仔戏;1993年台北教育局核准河洛有限公司成立歌仔戏团,1996年更名为「河洛歌子戏团」。1990年剧团向国立中正文化中心提出歌仔戏《曲判记》的演出申请,成为剧团首度的「现代剧场歌子戏」制作。
河洛歌子戏团以制作人为中心聚合名角,先後邀约老中青三代的优秀歌仔戏艺人担纲演出。早期剧本多移植自中国大陆得奖剧作,如闽剧的《曲判记》、《天鹅宴》与《凤凰蛋》等,或是由芗剧自其他剧种取材加以改编的《浮沉纱帽》、《杀猪状元》与《秋风辞》等;1999年自俄国剧作取材原创《钦差大臣》,这些戏出大都对官场文化加以嘲讽批判,主题明确,制作严谨。
2000年起河洛歌子戏团自台湾历史与文学中取材创作,首部推出由李乔小说改编的《台湾,我的母亲》,描述先民渡海来台的奋斗史;2001年的作品《彼岸花》,改编自莎士比亚的剧作《罗蜜欧与茱丽叶》,将时空背景转移到台湾早期的「漳泉械斗」;2004年推出描述郑经经营台湾的《东宁王国》;2005年《竹堑林占梅:潜园故事》由台湾诗人林占梅透视清朝「以台制台」的政治策略;2008年《风起云涌郑成功》叙述郑成功在亲情、爱情与家国间的心路历程。2002年与中视合作,於每周六下午推出「河洛大舞台」单元剧,在摄影棚内搭设「仿舞台」的剧场景观,录制《三戏正德皇帝》、《汉宫怨》,及改编自《哈姆雷特》的《王子复仇记》等戏出,展现传统歌仔戏的身段与唱念,延续了电视歌子戏的历史。剧团并发刊《大舞台》,对歌仔戏的文史知识、剧目制作与演出动态进行报导。
中文关键字:精致歌仔戏 , 本土素材 , 刘锺元 , 现代剧场歌仔戏 , 官场文化
英文关键字Taiwanese Opera
参考资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