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红楼剧场的过去
西门红楼最初建造的用意是作为公营市场。1880年代以前,该区原是一片坟塚和蕃薯田,白天偶有牧童放牧,入夜後人迹罕至。1895年,日本占领台湾,随即推动市区重划,并欲在都市地区设置集中摊商的市场。1896年,首先在台北西门外(约今长沙街二段)设立一木造简单的市场,1908年,西门市场重建,由担任总督府土木局官房营缮课课员的建筑师近藤十郎设计,在今日现址上以十字形建筑做为市场主体,再添上八角红楼做为市场前的出入口,当时亦称「新起街市场」,是台湾首座官方兴建的市场。2000年7月,大火烧毁西门市场,仅存八角红楼。「红楼」是近年才使用的通称,原名为「市场八角堂」,八角堂的墙体为红砖,楼板为钢筋水泥,但屋顶为钢骨桁架,有如雨伞骨般呈放射状。市场内贩售花卉、书刊、药品、舶来品及台湾土产,年节时也经营布匹百货,後来日本人将八角堂二楼改成儿童游戏场。
1945年国民政府来台後,上海青帮老大陈惠文接手经营,把二楼改成撞球场;1952年,红楼成为说唱艺术和杂技表演场,也演过越剧、国语话剧;1962年,改为放映电影,最早以黑白武侠片为主,後来改映外国片,因票价低廉,特别受年轻学生欢迎。1980年以後,因版权限制取消二轮片,红楼改演国片,渐渐沦为色情片放映场所,加上社会进步、科技发达,国人娱乐习惯改变,红楼逐渐丧失昔日光彩。
红楼剧场的重生
1997年,红楼经内政部正式公告为三级古蹟後,台北市民政局委托古蹟专家李乾朗完成《台北市西门红楼调查报告》,作为修复工程的基础。原希望将古蹟再利用为电影博物馆,映演另类电影;後在文化局长龙应台以北京「老舍茶馆」为本、希望增添台北文化观光据点的思考下,规划为说唱艺术中心。2002年3月,文化局以「零预算」委外招标经营,终由纸风车文教基金会得标,承接「红楼剧场古蹟再造」专案,负责未来五年的营运。同年7月26日,「红楼剧场」重新开幕。虽然经营单位在古蹟整修过程中,受经费和各项人事无法顺利配合的影响,开幕日期几度延宕,但在其坚持下,仍克服了各种困难。经营单位据李乾朗的研究建议,采「宁减勿增」的原则,以可逆式工法充实建筑的机能;内部空间的设计构想,由赵玺、林宪政、王梦芬等三位设计师负责,亦尊重红楼的原始感觉,不过份强调设计。一楼规划为咖啡厅、展览场,二楼的剧场空间,裸露原始红砖,及挑高大跨式钢骨结构,同时舞台采多功能设计,可依不同形式的演出需求作变化。红楼剧场的经营规划,仿效古时茶馆看戏的风貌,观众席是木质桌椅,观众坐定後,可边喝热茶边看戏,让观众在轻松的情境下享受表演艺术。目前的空间可容纳现场观众约230人,在一般固定演出部分,以「国民票价」(每场500元以下)的概念来推广节目。
红楼剧场的首季展览,主题为「红楼文史文物特展」,展览内容分为四大区块:水族鱼缸中的老照片,由李永丰发想,李良仁设计规划;成排的多宝格,每格中摆设各样展览物品;夹层区44片鱼鳞板,由范姜明道设计,共有红楼文化大使、老西门系列、外国名人堂、老台湾系列等四个主题;墙面与各角落则是旧照片的大型输出海报和六、七十年的老家具。这些摆设和规划至今已成为红楼剧场一楼的特有风景。接续的展览尚有台湾50、60年代生活童玩暨商品展、921精品展等,现场并有相关纪念品贩售。
今日的红楼剧场,不仅是表演艺术的舞台,也可做为记者会、座谈会、时尚发表会、各项典礼、艺术或商业展览活动、各式比赛及晚宴餐会的场所。定期在此举办的表演活动如:「音乐人红楼会」,演唱过的艺人有陈昇、陈珊妮、张震岳等;「假日茶馆」系列,锁定传统戏曲,如「水磨曲集崑剧团」自2005年起每月演出的「歇脚.喝茶.听崑曲」系列已举办两届;「台湾国际读剧节」自2004年起每年举办,将迈入第四届;而由陈柏维领军的「眼球夜总会」,则以综艺、歌舞的表演,挖掘出「红楼」的「秀场」性格……。各种不同属性的活动,将迥异的观众族群聚合在同一空间里。「红楼」,这一历史古蹟,已与艺文活动、周边环境密切结合在一起,在民众心中有了多重的意义。
参考资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