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直到晚近1970年代末,对岸文革结束而台湾尚未开放探亲之前,台湾经济已先起飞,社会兴起一股古董蒐藏风,许多古董商人见到商机大好,纷纷突破两岸尚未开放交流的法令限制,转入大陆各地以极低廉的价格,收购真假古董与家俬民艺品等,而各式旧戏偶亦属收购的民艺品大宗。古董商人凭其敏锐的商业嗅觉,以戏偶的视觉外貌迅速分出戏偶优劣,订出的售价虽是漫天喊价,蒐藏者竟也可以接受,形成戏班表演用途以外更大的民俗文物蒐藏市场。
古董商人与蒐藏家们更往布袋戏演师处请益,习得行内辨别戏偶的方法,狂热者更以器物学般的研究方法将戏偶工艺品质与审美能力结合,将其分出优劣并订出行情,其中尤以泉州市郊北边的花园头村,江加走家族制作的「花园头」最受蒐藏家亲睐,价格也最高。当然,古董商都说自己卖的戏偶尊尊都是出自江加走亲制的「花园头」,在民艺品市场形成一股「江加走热」。
花园头工艺水准除了造形分明外,在其他制作工序上亦非常讲究,已故老艺师李天禄曾言,花园头除了雕刻工艺好之外,粉面也很经用,头戴部分的盔帽在大动作表演时更是不易掉落,食指操控的颈子厚薄也极好拿捏,所以需要表现细腻动作的戏偶,他都尽量搜罗花园头来表演,但也所费不赀。戏班都知道,花园头的戏偶自清末以来向以品管着称,制作进度缓慢非能与工业生产线相比,产量当然没有想像中的多。戏偶价格本就高昂,一个戏班若能拥有几尊「花园头」戏偶更是极为宝贵了。
参考资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