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那》剧藉「相声」这一个正消逝中的艺术形式,反映台湾现代社会中许多事物和观念的快速消逝。剧本由非传统相声编剧赖声川构思、非传统相声演员李立群、李国修参与创作,具有模拟再创造新相声艺术的意义。以传统相声模式为基础,又在其中注入许多结合时代变迁、价值观改变等严肃的主题,幽默逗笑的表面背後,隐藏深沉哲思,对失去的传统做深切的反省。
赖声川认为,他所作的《那一夜,我们说相声》并非是相声,而是一出戏剧。他说:这是一出由五段相声组合起来的戏,从民国74年开始,利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在不同的时代演出。从今日餐厅秀的主持人开始,转变为现代台北说相声的两位演员,然後时光倒退,变成民国52年的两位相声演员,再退,变成抗战时期重庆的相声演员,最後,变为清末在北京的相声演员,从《台北之恋》、《电视与我》、《防空记》、《记性与忘性》、《终点站》五个段子拼贴而成,透过相声与戏剧的结合而形成了「相声剧」的特殊形式。
《那一夜,我们说相声》当时总共演了20场,打破近年来舞台剧连续演出的纪录。後来1993年秋季演出《那一夜,我们说相声93年新版》结构上依循1985年原着,加上了新话题,修改了赖声川在原版中不满意的地方,轰动的程度不亚於第一次首演,而後发行的录音、录影带也成为观众收集的珍藏品,《那一夜,我们说相声》成功唤醒大众对相声表演艺术的记忆与热情,也为国内现代剧场注入了突破性的观念和形式。
参考资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