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台湾乡间,每当妈祖起驾、拜天公等宗教盛会,常会看到戏班一连多天不下戏演出,以表达对神祉的崇敬。传统戏曲的演出场合往往是神诞庙会,因此在正戏之前必须「扮仙」,所谓的「扮仙」,乃由演员饰演天界神仙,向神明祈求赐福,此为民间演戏重要目的之一若戏班因故耽误了扮仙演戏的时刻,等於耽误了整个祭典,因此有「误戏误三牲,班长绑在戏棚顶」之说,可见庙会活动中演戏酬神仪式之重要性。发生此种情况时,必须要将班长(戏班与庙方的仲介者)绑在戏台棚柱上,以示惩罚。
此外,「扮仙」与否亦成为请主是否给付戏金之标准,若演过扮仙戏後,突遇狂风暴雨以致正戏无法继续演出,请主仍须支付所有戏金。请戏时必须订定戏剧演出合约书(戏单),内容载明演出地点、日期、请戏人名字、戏班名称及戏金数额,并记载双方的权利义务。此外,为预防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导致戏剧停演,亦须於契约单中载明责任归属。
参考资料
http://.lanyangnet.tw/speak/html/link9.htm;庄进才。 http://.cyberstage.tw/troupe/troupe_page.asp?ID=1227&AP=13&page=4。林茂贤《福尔摩沙之美——台湾传统戏剧风华》,台中: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中部办公室,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