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人文 > 曲艺

曲艺

兰陵剧坊

分类: 曲艺 常识词典 编辑 : 常识 发布 : 07-06

阅读 :254

兰陵剧坊 (Lan Ling Theatre Workshop) ,1980年成立的第一个业余性实验剧团,前身为1976年成立的「耕莘实验剧团」。後来因社长兼副团长周渝欲出国进修,1978年暑假,改由金士杰接替团务,并且经由姚一苇、顾献梁和黄美序的推荐,从政治大学请来吴静吉担任指导老师。创立初期除三、四个耕莘团员外,其余多数是从《影响》杂志和基督教艺术团契找来的旧雨新知,如杜可风、刘静敏、黄承晃、卓明、陈玲玲、马汀尼、黄琼华、李天柱、李国修等,共有二十余人。参加过纽约前卫剧场「辣妈妈实验剧场」(La Mama Experimental Theatre Club)的心理学家吴静吉,为突破演员的心理障碍,加强肢体语言的训练,乃采用西方现代剧场的训练方法,以「三种剧艺」、「四个方向」和「五大类别」为训练内容和目标,进行为期一年多的苦训。

1980年4月,为参加「中国话剧欣赏演出委员会」所举办的第一届「实验剧展」,经过团员的脑力激荡後,乃决定承袭中国最早的戏剧演出「兰陵王入阵曲」的精神,正式命名为「兰陵剧坊」。三个月後,剧团在实验剧展中演出了《包袱》和《荷珠新配》两出戏,一扫台湾剧场因袭三十多年的沉闷空气,激起了观众和艺文界的热烈回响。《包袱》呈现了当代西方剧场肢体训练的成果,而《荷珠新配》则使「兰陵剧坊」在此後十年间,成为台湾最受注目的当代小剧场。

1985年,剧团迁居长安东路地下室继续运作,期间并开办训练营,培养出不少後起之秀,如赵自强、陈建彰、顾超、李伟惠等人。1989年10月结束剧场,至1991年正式停止活动。自1979年起,剧团每年皆有演出,重要作品包括:1979年《离》、《包袱》、《公鸡与公寓》,1980年《新春歌谣音乐会》、《荷珠新配》、《猫的天堂》、1984年《摘星》、1985年《今生今世》、《九歌》,1988年《明天我们空中再见》、1989年《萤火》等。

90年代的台湾剧团,兰陵剧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致力於开创新的表演形式,如:默剧、歌舞剧、仪式剧等不同风格,对台湾现代剧场的带领与发展贡献极大。1990年推出《戏蚂蚁》後,剧团活动渐趋平淡,但其影响力已扩散至剧场界、教育界与文化艺术界。此後,创团人金士杰持续在剧场界默默耕耘,卓明致力於剧场教育工作。所培育的学员自组剧团的有:邓安宁、赵自强的「随意工作组剧团」、华灯剧团(台南人剧团前身)、李永丰的「纸风车剧团」、九歌儿童剧团、新乐园剧团、李国修的「屏风表演班」、王荣裕的「金枝演社」、刘静娟的「优剧场」、人子剧场等,对台湾剧场影响深远。

参考资料

    吴静吉《兰陵剧坊的初步实验》,台北:远流出版社,1982年10月。锺明德《台湾小剧场运动史》,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8月。p.32-65《表演艺术团体汇编──戏剧类》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1995年6月。p.140-141马森《西潮下的中国现代戏剧》,台北:书林出版社,1994年1月。p.271-285

下一篇:新颖调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起三花跳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