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鼎新社属於无政府主义思想,反对日本专制统治,标榜改善台湾人民生活与戏剧,具有抗日意识与改革社会的精神,团名「鼎新」二字也是以当时流行的「革故鼎新」一词命名。演出活动常与台湾文化协会(以下简称「文协」)的活动相辅相成,团员也多加入文协,因此与文协关系良深。文协成员承袭新文化运动的精神与作为,冀图透过文化的推广以启迪民智,谋求反抗日本殖民政权的目的,其於1923年10月17日第三届定期总会议决事项第六条中,便已将「为改弊习涵养高尚趣味起见特开活动写真(按:即电影)会音乐会及文化演剧会」一项列入。1925年,文协邀请鼎新社至员林、台中、彰化、大甲、新竹、鹿港、嘉义各地举行公演,使鼎新社和政治团体文协有了进一步的接触。随着鼎新社的巡演和开拓,文协各地分部也陆续展开戏剧与政治活动。
1925年4月间,鼎新社成员因对演剧的思想与演技训练上看法歧异,分裂成二派:一派主张按照剧本练习,严守戏剧剧本本身的艺术完整性;一派则主张以演剧为手段,演员可自由发挥,借剧中人之口,批判社会、讽刺时事,并可表现思想,影响群众。结果後者与前者分离,另组「台湾学生同志联盟会」,成员有郭炳荣、周天启、吴沧洲等。原本留於鼎新社的杨松茂、黄朝东等人,随後勤招社员,并在7月中开恳亲会,藉此名目回避日警,但在演出《回家以後》不久便宣告解散。台湾学生同志联盟会则因带有浓厚的思想宣传色彩,更是备受官方注意。1925年7月间,在彰化和美演出《良心的恋爱》及短剧《三怕妻》与《社会阶级》,剧情被疑为抵触日本政府而遭禁演,随後至台中乐舞台公演三天,剧目有《新女子的末路》,再至雾峰演出《一女子嫁五女婿》,之後则在彰化市天公庙公演三天,第三天当晚,因未受日本当局批准,被强令解散。8月至新竹市、大甲镇公演,10月间在彰化座公演三天,再赴鹿港及嘉义公演後不久也宣告解散。直到1926年3月,才由陈崁将二派人马重新整合为「彰化新剧社」。
鼎新社可谓台湾日治时期文化与戏剧运动的开路先锋,其演出形式与剧本,多受中国影响,是中国戏剧传播台湾的重要媒介。该团演出剧目屡为後来文协的剧团采用,而成员的思想精神与奋斗历程,亦成为文协经验的一部份,并影响文化剧的发展。鼎新社主要成员後来融入文协与农民抗日运动中,并发展出彰化新剧社与新竹新光社,因此表面上虽然结社时间短暂,但其力量仍持续不断在台湾的民族运动和文化运动中发挥出来。
参考资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