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1950年国民政府指派张道藩成立「中华文艺奖金委员会」(简称文奖会),确立国家主导的战斗文艺路线,指「以能应用多方面文艺技巧发扬国家-意识,及具有-抗俄之意义者为原则」的创作。文奖会以高额奖金诱导文人写作-抗俄作品,以王方曙的四幕-话剧《鬼世界》在1950年入选为例,所得的1,300元稿费相当於当时公务员10个月薪资。
-抗俄剧主题多以善恶二元模式对立为基础,控诉-党逆人伦的「恶」行,细数东渡至台澎金马「善」良百姓受迫害的经历,剧本最终信念是揭露-党政权的暴政必亡,以及阐述自由中国必定胜利的光明前途。-剧故事情节多半以-党的「恶」为故事情节推动的主要力量,角色面临的困境(不论是爱情或亲情)泰半因-党的「恶」行而来,情节多属单线,依时间顺序进行。剧情人物解决困境之道多半是在最後一幕组织-游击队,投奔国府「王师」;故事主角(不论是正面或反面角色)面对生命劫难幡然觉醒後,必定投奔-以迎向自由,人物困境也随之解除。於今观之,人物塑造过於平板,可预期性高,缺少真实世界中人物复杂的内心转折。
「-抗俄剧」的工具性格十足,大段落近乎演讲的台词使得篇篇作品充满浓浓的-气息。宣讲内容除正面斥责-党,召唤中华儿女们勇於神圣战斗的决心,不时也有歌诵英明领袖话语,至於解救苦难同胞以及反攻-的志向,是绝不可少的口号。-文艺在1956年面临教条化的窘境,创作数量虽多,但每篇作品几乎落入千篇一律的形式,文奖会因而停止运作。大体而言,虽然-戏剧在1970至1980中期「非-剧」逐渐取代「-剧」的态势,但直到解严前,「-抗俄剧」仍是1950至1960年代受到官方赞赏的戏剧主题。着名剧本《音容劫》即因主题正确在此时期演出不缀,并在1967年获得时任-部长的-赞赏。「-抗俄剧」着名作品有刘垠《天伦泪》、陈纪滢小说改编的《音容劫》等。
中文关键字:-时期 , 中华文艺奖金委员会 , 张道藩
英文关键字Martial Law Period in Taiwan(1949-1987) , C-ang Tao-Fan
参考资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