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人文 > 曲艺

曲艺

布袋戏

分类: 曲艺 常识词典 编辑 : 常识 发布 : 08-22

阅读 :291

布袋戏又称为掌中戏,根据布袋戏界的传说,布袋戏的是十七世纪时中国福建泉州的读书人梁炳麟所创,因屡试不第,卜梦於九鲤仙公庙,梦仙公执其手题曰:「功名在掌中」,不料再次名落孙山,遂杜绝仕意,偶然机会见傀儡戏演出,於是自雕木偶,以手代线弄之,不料就此轰动,人称为「掌中戏」,这才悟出「功名在掌中」之意。

  十九世纪中叶是福建布袋戏的巅峰期,也是台湾布袋戏发展形成之时,中国福建传入三个流派:南管、白字戏、潮调,俗称「笼底戏」,意即这些戏是放在戏箱(闽南话称做戏笼)底下,代代相传。民国前後,台湾布袋戏取用当时最普遍的北管戏曲,演出内容多为改编自章回小说的戏出,而「小说戏」又分以下几种:历史章回小说改编的称为历史戏,如《薛仁贵》、《杨家将》等;以侠义章回小说改编的称剑侠戏,如《七侠五义》等;以清官办案为主的称为公案戏,如《包公案》、《施公案》。这是就演出当时的内容而言,并无特别固定的演出模式。二十世纪中台湾南部布袋戏界有所谓的「五大柱」:「一岱」──虎尾「五洲园」开山祖黄海岱,擅长公案戏和诗词口白;「二祥」──西螺「新兴阁」锺任祥,擅演剑侠戏;「三仙」──台南关庙「玉泉阁」开山祖黄添泉,人称「仙仔师」,精於武打戏;「四田」──台南麻豆「锦花阁」的「田仔师」胡金柱,擅长笑科戏;「五崇」──屏东东港「复兴社」的卢崇义,擅於风情戏(爱情戏)。

  二次大战末期,日本殖民政府推行「皇民化运动」,仅准许七个布袋戏班营业演出,并将艺人组合为「移动艺能奉公会」,做为劳军演出及政治宣传的剧队。大战结束,民间演戏活动恢复盛况,布袋戏受到各界聘请演出。1947年,二二八事件後,政府以不准私人聚会为由,禁止露天野台的戏剧演出达一年以上,许多戏班被迫转入戏院,卖门票营生。为吸引观众,艺人开始自编剧情,内容不外乎「恩、怨、情、仇」,以江湖派别的对峙为主轴,一反一正的武林斗争,往往令观众欲罢不能,这便是近代台湾发展出来的「金光布袋戏」。此时,观众对布袋戏的欣赏,已从最早的欣赏艺人的表演艺术(包括口白、唱腔、演技),转变成对戏中人物角色的崇拜。

  1958年五洲园黄海岱的第二代黄俊雄拍摄了全世界第一部的布袋戏电影。1970年3月,黄俊雄在电视演出布袋戏《云州大儒侠──史艳文》,吸收各家题材和特色,掀起热潮。布袋戏登上电视萤光幕後,内台布袋戏真正开始走了下坡,终至消声匿迹於戏院内,回到一般民间庙会的场合。在内台布袋戏最兴盛的时期,台湾一度成立将近七、八百团的布袋戏班,1980年代大家乐赌风盛行後,布袋戏谢神情况大盛,一度达到千团以上,然多为录音布袋戏团,至今布袋戏团虽仍近千团,然能现场口白演出者则为数不多。

参考资料

    江武昌?台湾布袋戏小档案http://ws.twl.ncku.edu.tw/hak-chia/k/kang-bu-chhiong/sio-tong-an.htm 。 吕理政《布袋戏笔记》,台北:台湾风物杂志社,1991。

下一篇:宵里班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布袋戏表演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