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人文 > 曲艺

曲艺

拱乐社

分类: 曲艺 常识词典 编辑 : 常识 发布 : 09-07

阅读 :345

(1947年,台湾云林~1978年,台湾)当代歌仔戏团。原为日治时期云林县麦寮乡「拱范宫」的子弟戏社团,演唱剧目以南管为主。1945年战争结束,歌仔戏再度蓬勃发展,由林是犹、陈澄三等人共同集资成立「拱乐社歌剧团」,聘请演员从事商业演出。由於缺乏经验,剧团亏损累累,1947年底改由陈澄三独资经营。

经营初期主要演员包括锦玉己、丽锦顺、小杏雪、招治、招云等人,说戏先生以萧金水为主,着名剧目包括《空爱情难断》、《清宫一百零八年》、《渔村怪侠》等。由於陈澄三勇於投资、不惜成本,充分运用机关布景及华丽的服饰,配上西乐队的宣传包装,逐渐在歌仔戏界打出名号。

1952年底,锦玉己一行人出班自行组团,陈澄三为避免将来被演员异动所影响,决定尝试「定型剧本」的演出,聘请陈守敬编写10本的《红楼残梦》,由剧团中的年轻演员担纲,结果大获成功,这是台湾歌仔戏界第一次使用完整的定型剧本演出,也开启了「拱乐社」的戏剧王国。

1950、1960年代,「拱乐社」网罗当时知名的编剧,不断推出新戏,除了陈守敬的《金银天狗》、《孤儿流浪记》等大受欢迎,包括叶海的《神秘杀人针》、《皇帝充军》;邓火烟的《仇海情天》、《花鼓情仇》;陈云川的《江山美人》等,各有特色。同时陈澄三还发展了「录音团」的演出方式,聘请电台、剧团中优秀的演员来录音,再让舞台上演员对嘴演唱,克服了当时音响设备不足的缺点,同时也让拱乐社扩张到达8个分团。

1956年「拱乐社」成功拍摄第一部台语电影《薛平贵与王宝钏》,造成台语片的流行;1966年成立台湾第一所歌仔戏学校「拱乐戏剧短期补习班」,前後共有4期学生,一期约有20名左右。1969年中视开播,「拱乐社」参与中视歌仔戏的演出,包括《包公案》、《婉凤楼》等。1971年後,陈澄三将重心转移至歌舞团,前後成立「拱乐少女歌舞团」、「三兰歌舞团」,并赴东南亚一带演出,广受欢迎。

1978年,陈澄三结束所有事业,并将「拱乐社」的牌照分别卖与剧团演员、管事等,各自以「拱乐社少女歌剧团」等名称继续经营。拱乐社极盛时期的演员包括筱来芋、黄美珠、许秀年,培养出的知名演员包括陈美云、连明月、蔡美珠、陈美红等人。

中文关键字:陈澄三 , 《红楼残梦》 , 陈守敬 , 《薛平贵与王宝钏》

延伸阅读

    李香秀导演。1998、2006。《消失的王国──拱乐社》[纪录片]。

下一篇:扮演神明替身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新潮剧艺社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