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一年一度的-又揭晓了。中国-之父钱学森的堂侄钱永健将水母发出绿光的能量应用在实验中,夺取了诺贝尔化学奖。这似乎是华人的荣耀。细数获得科学类-的华人,加上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朱棣文,崔琦共有7人。但是我们也发现,这些人虽然有着华人的面孔,但是全部是美籍华人,并非中国人。拥有世界1/5人口的中国本土,却从来没人能得-。1901年以来,共有700多人或组织获得-,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由一位美籍-人和两位本土-人获得。算起来已经有13位-本土的科学家获得科学类-,反差之大引人深思。
中国人为什么获不了-?
中国本土科学家没人获得-,这说明我们的科技竞争力一直处于比较低的位置。科技实力的薄弱说明了许多亟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在我看来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我们国家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低
我们国家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在国际上处于较低水平,远低于美、日等发达国家。2000-2003年,-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为2.99%,3.07%,3.12%,3.15%。我国的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一直在1%以下。2001年3月,--的科学技术基本计划表示,要在50年内拿30个-。当时许多人认为-政府疯了,从现在的速度看,这一目标是有可能实现的。-有人称,中国科技人才缺乏,70年也撵不上-。如果我们不在研发上多投入,就不会有高产出。
第二,教育体制以及科技体制的因素。
现在申请科研经费都要和应用挂钩,基础科研的经费少。许多人拿经费也是靠关系。好课题未必能得到经费支持。而-奖励的都是基础科学。美国教授对中国学生的普遍看法是人很聪明,也非常勤奋,考试能出好成绩,但是创造力不足。这是和我们整个教育体制有关。我们的体制培养出的就是这样的学生。此外我们尊崇权威,不敢挑战权威的文化传统也是让学生缺乏创造力和挑战力。在美国的研究型大学,教授的位子很难拿,一个教授基本就是他所在研究领域,比较有成就的人。我国教授成堆,整体水平不怎样,有的就是排资论辈上的。有些院士也是知识老化,根本是靠老本,而不是能真正担当科技带头人。我以前见到有文章深入分析比较中国院士的水平(以他们发表文章所在的-和文章数量为准),有的院士水平还不及美国的助理教授。这样的学术带头人带出来的怎么能有获-的竞争实力?
在国外开学术会议,很少见到从-来的科学家。自然是研究经费所限。见到的华-多都是从欧美来的。没有这样的国际交流,怎么把握当前科技发展的前沿和动向?怎能在同行圈子里展示自己的影响,树立自己的威信?不为外界所知和认可,即便有天大成就,又如何能被提名-?就我所看到的,即便有个别来参加国际会议的,也没有自信的表现。也许是受英文能力所限,他们的表现和意见也大多没什么影响力。那些拿着国家钱出来考察的所谓科技团,更是不用提,噼里啪啦乱照一通,提不出什么关键问题,也听不懂人家介绍的是什么。考察团成了到国外旅行的旅游团。
第三,人的因素
再看看国内的那些“科技接班人”。人心浮躁,很少有人安下心来搞科研的。海归们回了国的,很多热衷于-,当个官什么的。即便是以前有成就的科学家,回国后被给予各种头衔,最后从政,根本不搞科研了。有些海归,在国内不切实际地乱吹,不吹拿不到经费啊。很多在国外还有点成就的,回了国即便没当官,也没什么作为了。再说学生,以中科院的博士生们为例,很多根本不想继续搞科研,想博士毕业,进大公司挣钱。有很大一部分是想出国,那些博士后们甚至有了副教授们头衔也都不例外。国家的优秀人才都外流了,回到国内的科学人才却没了声响,难怪国外华人能获奖。现在在美国的科研界,华人占很大的比例。有些物理,生物会议甚至看到1/4的参加者为海外华人。我可以肯定的说,还会有海外华人不断继续获得-。至于中国本土的科学家获奖可能要经过不止一代人的努力。
有人认为,诺奖并非衡量一个国家的科学发达程度唯一指标,而是要用更综合的指标去衡量一个国家的全面发展。其实,对于-任何故作轻松的不屑只能是无知和做作。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没有获奖很难说明已经具有世界顶尖水准。自大和盲目自吹是掩耳盗铃。我们现在需要的是看到自己的不足,去改善造成不足的原因。
下一篇:盘点十位自杀的韩国艺人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包包与阿紫两位“90后贱女孩”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
快搜